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创富年代·产业

浙江蚕桑稳中求变

比较效益日渐走低的大背景下,东桑西移成为趋势

  本报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高晓晓  

  

  在春茧价创下15年来新高时,我省一些地方仍出现了茧农砍桑情况。今后全省蚕茧生产形势会怎样呢?笔者为此走访了农业部门,与专家进行了交流。

  嘉兴市秀洲区是我省传统的蚕茧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砍桑树现象较多,桑树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对此,秀洲区蚕桑站副站长李民说,主要原因是效益没有其他种植业高。

  目前茧价创下历史新高,但是种植一亩桑树,毛收入也就4000-5000元,效益不到当地种植葡萄、蜜梨、长瓜的一半。这样,农民砍桑树,发展其他种植业也是情理之中。其实,除了嘉兴,在传统蚕桑主产区湖州等地,也出现了部分农民砍桑树现象。

  “部分市县减产并不说明我省蚕桑产业走下坡路,相反,从全省来看,蚕桑产业还是比较稳定的。”省农业厅经作局副局长吴海平说,“前两年茧丝价格低迷,造成全国性大减产时,我省减幅也低于全国水平。近年来,全省桑园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10多万亩左右,而蚕茧产量一直处于时多时少的波动之中。”

  实际上,今年蚕茧价格上涨,大大提升了农民积极性,全省蚕茧产量大幅增加。眼下正是夏蚕养殖时节,根据目前夏蚕的订种情况,农业部门预计,全省夏蚕饲养量达到5.9万张,同比增加22%以上。即使出现砍桑的嘉善,今年实发夏蚕种1599.5张,比去年增加1022张,增加177%,是近年来夏蚕饲养量增幅最大的一年。

  吴海平也表示,我省蚕桑产业的确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如蚕桑产业面临着后继乏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如今谁是养蚕人?农业部门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目前从事种桑养蚕的农民,绝大多数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没有其他技能,这些人只能坚守在这个传统产业。“种桑养蚕,都要靠手工,起早贪黑很辛苦、很繁琐,年轻人都不愿意做了。”临安的一位养殖户说。

  养蚕辛苦主要原因是缺少专门的农业机械。省农业厅农机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许多农业生产都已经机械化、设施化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但是养蚕仍没有专业的农机设备,采桑、养蚕繁琐,如果雇个人来帮忙,每人每天起码要支付60元工钱,成本也过高。

  蚕桑产业布局已经发生改变。和纺织、皮革等传统工业产业一样,蚕桑产业已经从杭嘉湖等地向资源要素成本较低的中西部转移。省内中西部、湖南、贵州等省份,近年来蚕桑产业发展迅猛。

  据了解,我省正通过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稳定蚕桑产业。目前淳安、建德、临安、缙云等浙西南8县蚕桑面积已达8万亩,蚕茧产量占全省三成,成为一个新兴的优质茧基地。

  蚕桑在省外种植面积增加扩大了蚕茧供应量,有利于我省蚕桑下游产业发展。目前,我省蚕茧产量只占全国12%的情况下,我省茧丝绸出口创汇额却占据了全国近一半,位居各省区首位。


浙江日报 创富年代·产业 00019 浙江蚕桑稳中求变 2010-08-03 nw.D1000FFN_20100803_9-00019 2 2010年08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