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改善民生 促进转型

——浙江上半年经济形势述评之三

  记者 施晓义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上半年,浙江GDP增长约13%,不仅高出全国约2个百分点,也高出去年同期近7个百分点。回升较快的经济,使浙江增添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本钱,而加大民生投入又促使浙江经济加速转型。

  民生支出增加

  半年来,我省经济回升较快,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在上升。

  省统计局数据表明,全省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教育支出增长22.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3.6%……多项有关民生的财政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幅16.8%。

  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亮点。

  经济较快回升,使政府和企业有能力为更多职工提供保障。6月末,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净增87.9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净增83.1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32.2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上半年浙江还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近16%。

  百姓的衣食住行日益改善,其中着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尤为引人注目。我省全面启动了“1313”保障性安居工程,至少将惠及10万户住房困难家庭。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半年来,全省已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11.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5亿元。

  上半年,浙江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只要符合政策就可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每月不少于60元。半年来,已有565.2万老人领取养老金。

  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让更多没钱上学的孩子走进了校园,让无力就医的生活困难者有了接受更好治疗的机会……

  消费意愿强化

  上半年,扣除价格因素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19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311元,实际增长10.1%。

  人们的消费预期趋于乐观。上半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8863元和395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3.3%和9.2%。

  随着经济回升,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带动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4万,帮助21.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二季度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比一季度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程惠芳认为,在未来经济运行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政府加大民生投入,不仅有利于拉动投资,还有利于释放民间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

  更多的民生保障,让人们的消费意愿不断强化。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汽车、家电、通讯器材等消费热点比较明显,其中汽车销售增长40.1%,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个百分点。一些企业积极抓住居民改善性消费需求,走出自己的转型之路,收获颇丰。

  下半年,浙江将把保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改善民生 促进转型 2010-07-23 nw.D1000FFN_20100723_12-00002 2 2010年07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