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文化

数学如文学

丘成桐做客科学会客厅

  本报杭州7月19日讯

  记者 叶玉跃 

  

  文学界的第一高地——新版《红楼梦》正在热播,今晚7点,浙江省科协与钱江晚报主办的科学会客厅又迎来了数学界的第一把交椅,也是第一位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他也是《红楼梦》的忠实粉丝。

  61岁的丘成桐现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他以证明“卡拉比猜想”而蜚声国际,是几何分析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哈佛教授!”“院士!”“拿了数学界的最高奖!”丘教授的到来,让会客厅人山人海,几十个加座不够,地上都坐满了人。

  当丘成桐讲到小时候逃学,躲在洗手间看武侠小说时,台下的孩子们都乐了,原来,大师也有这么“糗”的往事?! 

  丘教授当然不只会逃学,他更是个用功的人,也很博学。

  丘教授认为,对学生来说,全面发展最重要。如果仅仅是数学好,但语文、外语等其他科目不行,不可能成为数学家。他自己除了数学,也经常念文学、诗词、宗教等科目的书,并在数学里发现了诗歌之美。

  “当学习平面几何时,我才知道数学的美,也诧异于公理逻辑的威力,也从解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我开始寻找新的题目,去探讨自己能够想像的平面几何现象。每天早上坐火车上学时我也花时间去想,这种练习对我以后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丘成桐说,小时候是在父亲的逼迫下看《红楼梦》的。可是懂事后,40多年时间,他深深爱上了这本书,一有空就看这部伟大的著作,欣赏曹雪芹深入细致的文章,以及如何丝丝入扣地将不同的人物、情景一一表现出来, 描写出旧社会的一个大悲剧。

  “我也常常想像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作同样的结构,是怎样伟大的事情?”

  丘成桐说,数学创作,有如写小说,总不能远离实际。《红楼梦》能够扣人心弦,乃是因为这部悲剧描述出社会的不平、青春的无奈,是一个普罗众生的问题。好的数学也应当能接触到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现象,才能够深入,才能够传世。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0 数学如文学 2010-07-20 nw.D1000FFN_20100720_2-00010 2 2010年07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