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理论视野

文章导航

生态文明与生活品质

——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之二

  沈轩理

  

  近日,省委宣传部、湖州市委宣传部、安吉县委、县政府召开以“生态文明与生活品质”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25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大家认为,加快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让全省人民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生活品质,是浙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应有之义和根本目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A提高生活品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

  与会青年学者指出,在工业文明的早期,马克思就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在饱尝了传统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之间不合理的物质变换的后果之后,在生态经济学的知识不断积累之后,在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持续推动之后,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因此,真正能够论证与揭示生态文明的社会状况与实现道路的理论,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吸收世界一切科学思想的理论。

  与会青年学者认为,人的生活品质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助于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洁净的空气和水,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马克思说:“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或者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或者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是人为了能够宴乐和消化而必须事先准备好的精神食粮。”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营造了美的氛围,以美的气息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另一方面,人在审美活动中又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从而对生态环境以美的呵护,用美的原则塑造生态环境,从而使生态环境更美,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会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地球的可供给能力存在着极限,生产和消费都不是无限增长的过程,而生活方式又是持续的过程,因此必须考虑社会和人类世代生命延续和持续性发展。即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既要考虑生活质量的“代内公平”,即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实现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上的平等,满足当代人要求过较好生活的愿望,又要考虑生活质量的“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损害后代人应该享有的发展条件,包括资源利用分配的公平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效益。目前,在全球资源已经十分匮乏和整个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情况下,按照生态环境对于资源的可供给能力进行适度生产和消费就十分必要。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该考虑资源的临界性,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与会青年学者认为,要始终坚持把提高生活品质作为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放在发展的首位,把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价值标准。为此,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定期发布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各市城区的空气质量、集中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情况等信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并注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序有效的监督渠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人民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省人民享有“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活品质。

  B 公众参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公众的参与。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公众参与的程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公众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对环境保护最有发言权;公众是各种商品的最终消费者,公众的消费行为对环境保护有着巨大的影响;公众有能力影响决策者的行为,而依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又是国家政府的职责和需要。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目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还不高,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全社会深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尚未形成。部分领导干部仍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思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下大力气治理突出环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守法治污的自觉性和加快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仍不高;部分群众缺乏绿色生活消费观,过度消费、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全民参与度不够,广大群众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诉求比较被动,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还不强,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相对滞后。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的呼声越来越高,公众环保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显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62%上升到2008年92.4%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信访有增多趋势,有些地方甚至频繁发生因生态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一方面说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敏感度逐步增强。这一切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群众基础。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法律赋予的权力。《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国际环境规范性文件均规定了公众参与制度。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另外,《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也作了相关规定。总的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在公众参与方面依然严重不足,参与机制和渠道不畅,其中特别是环境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公众无权利或机会维护自己的环境生存权、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总之,要完善环境决策与立法程序,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要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公众环境权益,除法律层面加以硬性规定外,还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稽查制度,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健全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切实加强生态执法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生态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充分依靠和发挥人大、政协、舆论、各类社会组织包括民间环保组织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进一步拓宽环保公众参与渠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恳谈会和生态保护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网络、媒体、政府公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定期发布生态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听证会、社会公示和新闻曝光制度。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受益面最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必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要利用各种纪念日或活动日,如每年的世界水日、气象日、地球日、环境日等,广泛宣传生态理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组织生态文明专题教育讲座、建立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览等。

  深化各类生态创建和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开展生态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学创作、书画、摄影等群众参与面较广的文学艺术领域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文艺团体的作用,积极创作反映时代特征,有现实意义、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生态保护题材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绿色进社会”、“送生态保护知识下乡”、“保护母亲河”等环保科普与实践活动。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要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形成一种推进环保文化建设的巨大民间力量,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沟通政府决策与民意诉求,宣传环保知识,唤起公民环境意识,提升环境公德。

  C 转变生活方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生态文明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促使传统生活方式按照生态学的要求嬗变、转换和创新。现代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理应蕴含生态文明的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与自然界充分和谐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生活方式。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现代生活方式必然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按照社会生活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确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倡导绿色消费,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的。绿色生活方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它能够避免和减少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能够通过绿色购买这一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引导企业从事绿色生产,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绿色化”。在现实生活中,要鼓励消费可循环产品,鼓励开设“绿色商店”、“绿色超市”。深入开展“绿色饭店”、“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现在“碳排放”已成人类社会发展瓶颈,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我们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养责任意识,推崇环保、节能、经济的生活方式。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应先行发展低碳交通。首先,改善公共交通体系。继续实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鼓励使用醇类、燃料电池等节能降耗环保型混合动力交通工具,推行电车、自行车的使用,可借鉴杭州市推广免费自行车的经验,减少对轿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其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公交周、无车日、周末不开车、单双号通行等活动,减少私人轿车的使用;再者,制订新政策来减少交通方面的排放,强制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倡导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小排量汽车,使汽车尾气排放100%达标。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要大力提倡使用低碳生活用品。一是不断提高空调、冰箱等高耗能家用电器的节能标准,对大多数家用能源设备实施最低能源效率标准。二是倡导群众尽量选用节能型家用电器,如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型空调、节能灯具等。鼓励群众更新能耗较高的老式家用电器,及早维修制止室内制冷制热设备的泄漏等;三是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白天尽量用自然光照明,电脑、电视、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器不用时不要处于待机状态。

  有的青年学者认为要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严格执行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比例不低于5%),新建12层以下建筑全部实施与建筑物统一的太阳能供热技术。全面建立政府机关办公楼和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系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普遍应用,尤其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推广。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新技术,拓展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范围。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推广水源、地源热泵技术。同时,健全建筑节能改造标准,高耗能公共建筑50%以上实施节能改造。还要研究制定新的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标准,并将其应用于新建筑以减少碳排放,对于原有建筑则需要进行改造促其减排。

  D 美丽城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与会青年学者在进行理论研讨的同时,也深入安吉农村实地参观考察,并畅谈了体会认识。他们对安吉以“中国美丽乡村”为总载体,集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把整个县域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表示高度肯定。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浙江多数地域是农村,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创建生态乡村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细胞工程。“垃圾乱丢、污水横流”、“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进门穿拖鞋、出门穿雨鞋”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是以往多年来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关系最密切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各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作为生态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把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庄道路建设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最基本要求,注重抓好村庄的改路、改水、改厕和改塘工作,由点到面、由重点到一般、因村制宜地开展“三化”到“八化”的整治。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努力营造好农村环保的软环境,“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共识,“打生态牌,招生态商,走生态路”的发展之路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导理念。以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建立为抓手,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农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的传统陋习明显少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就是最大优势”等全社会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

  有的青年学者指出,在生态乡村建设中,全省各地积极发挥生态、人文、区位等优势,运用生态经济、循环发展的全新理念,借环境整治之力,推动生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开辟农民创业增收的新增长点。地处生态源头地区、老区山区和海岛渔区的村庄,把生态乡村创建、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结合起来,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门路;在欠发达的山区,发展“农家乐”更是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捷径,农民增收路子实现了由过去“卖山头、卖山货”向“卖生态、卖环境”转变。从直观上看,生态乡村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从深层次上看,它很好地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了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生态优化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安吉是浙江省农家乐的发祥地,是我省最早建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的县。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机制,并日益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致富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方面。与会青年学者参观考察安吉农家乐之后认为,要积极推行旅游开发型、文化保护型的创建模式,把生态文明村创建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生态文明村创建中,要充分发挥各地山水风光秀丽、农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利用田园景观、农村资源和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要充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和乡土景观景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要结合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和完善,挖掘民俗婚庆、舞龙、祭祀等民族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土风情旅游;要结合农村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大力发展垂钓、采摘、体验、品尝等休闲观光农业游。

  这些青年学者将按照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围绕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以挂职蹲点调研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综合研究浙江地方生态文明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浙江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思想资源,着力探求富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生态文明与生活品质 2010-07-20 nw.D1000FFN_20100720_4-00011 2 2010年07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