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亲历

记者发自宁波北仑玉兰社区

涉外义工

  记者 陈醉 童桦 报道组 陈未鸣 

  

  “Good Morning To You”(英语早上好)、“Bon jour”(法语问好)……

  6月12日一大早,走在宁波北仑玉兰社区里,社工郑杰像往常一样热情地回应着住户们的招呼。

  玉兰社区是个国际性社区,除了中国居民外,还居住着400多位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籍居民。我们带着好奇与期待,在郑杰的指导下,当起了社工。

  首先遇到的就是沟通难题。“语言是社工的基本工具。”一旁的社区书记邬晓红笑着说,一开始,社区里并没有像郑杰这样的英语“特招”社工。居民有事,她只能打电话让志愿者在线翻译。此后,她开始自学英语,并要求所有社工学会基本的英语会话。

  和别的小区不同,玉兰社区有一个特殊“机构”——宁波首个境外人员户籍服务站。老外原先申报临时户口、签证等,要跑很多部门,现在小区内就能办理。

  “翰墨轩”书画室、“静怡”茶社,算得上是社区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老外们三五成群聚在那里,跟中国居民学写汉字、学茶艺、学剪纸。我们也跟着郑杰天天往活动室里跑,因为在那里,我们听得到文化脉搏的最强音。 

  智利人罗丽娜正在“翰墨轩”学剪纸,手艺算得上是老外里的佼佼者。她还记得刚来宁波时,根本不敢出门,因为不懂路上的图标是什么意思,也看不懂中文菜单。直到搬进玉兰社区,中国邻居和社工们营造着充满中国元素的家,“我觉得这里就像一个长长的阶梯,指引我走入中国文化。”现在,她俨然成了“中国通”,还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向外籍居民推荐中国文化。

  郑杰抽空整理起端午节活动的照片。他把照片存进不同的文件夹,上面写着“达尔文”、“菲利普”等名字。“每次活动后,我都要把照片分发给各住户,让他们记住中国的节日。”

  过端午节时,达尔文抓住一位中国邻居的手不停地问,端午节的英文为什么叫划龙舟?屈原是谁?粽子怎么吃?香袋是做什么用的……回家后,他在网络上拼命做“功课”,想找个满意的答案。这回见到我们时,他兴奋地挥舞着双手说:“我终于知道了,龙舟的桨拍打水面,是为了吓跑那些想要吃屈原身体的鱼虾!”

  中国居民张昭侠最近忙着筹备一场世界杯聚会,她买来40多个LED“大力神杯”奖品,找来近百道问答题,想以猜灯谜的形式办一场国际聚会,地点就选在老外邻居喜欢的海洋酒吧。

  各国文化在这个社区里不断碰撞,一幅幅生动而有趣的画面缓缓展开。当生活继续,文化的“脉动”就会延续……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6 涉外义工 2010-06-24 nw.D1000FFN_20100624_8-00006 2 2010年06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