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数据看过来
记者 李建
本报杭州6月11日讯
记者 李建
CPI符合预期
记者:5月全国CPI上涨3.1%,这个数字高吗?
陈志昂(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全国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今年5月CPI增长3.1%很正常。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是能够实现的。
金雪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CPI上涨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没必要对3.1%这个数字过于紧张,在可控的范围内。
叶飞霞(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我省5月CPI数据高于全国水平,主要因为去年同期我省基数低于全国水平。去年5月,全国CPI同比下跌1.4%,而浙江下跌了2.6%。
农产品仍有涨价“冲动”
记者:食品类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叶飞霞:粮价、菜价都已有所上涨,低位运行的猪肉价格已开始反弹,预计今年下半年,肉价的反弹还将继续。综合来看,全年食品类价格上涨压力犹存。
陈志昂: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农产品的涨价“冲动”不可避免。农产品与其他产品存在价差,适当涨价,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金属在回落,为何PPI在涨?
记者:从大宗商品5月的走势来看,铜、锌等金属价格均有幅度可观的回落,为什么全国5月份PPI同比却上涨7.1%,浙江则上涨了7.2%?
金雪军:这存在一个传递时间的问题。把原材料生产成工业产品需要时间。现在的工业品出厂价,反映的是前期的原材料价格,这是造成数据与大家感觉不一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