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走读浙江·发现

寻访散落民间 的东阳花床

  本报记者 陈洪标

  通讯员 程江峰

  

  一张170多年前的“千工床”,引来上千收藏者,而这却只是东阳花床的小小一角。让我们在寻访中发现,更多散落在民间的东阳花床,它们是东阳木雕的神奇创造的经典。

  一张床堪比黄金价

  今年5月,东阳市巍山镇发现清代的一张“千工床”,村民赵家一时引来了各地的民间收藏爱好者。

  这张以做工与雕刻精美而著称的“千工床”,长227厘米,宽170厘米,高270厘米。床的最顶端是三扇牌坊样式的门,雕刻成松枝和葡萄藤状的格板连接起七幅雕花板,内容涉及私塾课子、百子闹春、迎舞龙灯、民乐演奏等等。雕工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整张床,外面饰以贴金朱漆,显得富丽堂皇。床的里侧绘着漆画,虽历时百年仍色彩鲜艳。床内梳妆台、文具箱及马桶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犹如一座小型宫殿。

  赵家说,这张床是当年土改时分来的,由于自己的母亲一直在使用,所以保养得相当完好。

  东阳市工艺美术精品馆馆长金柏松赶到赵家仔细看了此床,认为是研究清末至民国东阳风土人情的珍贵资料。

  来自各地的收藏爱好者看过后, 都表示“收藏这样的床,比收藏黄金要强得多!”

  卢宅街古玩店里的花床

  卢宅,是东阳木雕的聚集地,其中古玩木雕一条街,更是声名远扬。

  在这里,几乎每个经营木器的店都有从民间收来的花床。

  我们直奔而去。在肃雍堂的一间老房子里,一张破旧的架子床很不起眼,要不是有人提醒,我们就错过了。就是这张床,是目前东阳市发现最早的花床,在巍山一户农家的老房子里发现的。

  忆宝堂的店老板赵忠孝说,花床几乎村村都有,有的人家还不止一张。花床造型特别,木雕工艺精美,喜欢的人比较多,也容易出手,可以说是最好收的木器家具了。五年时间,他已经从东阳各地收了三四百张花床,目前留在手上的还有一百多张。

  卢宅街上的吴国跃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手里有一张黄紫金做的花床。这张床大约是十年前从南市街道一个村里买来的。有一天,东阳的几位木雕大师路过,一眼就认出这是黄紫金做的床。

  村民家中的贴金拔步床

  听好多人提起李宅有一张富丽堂皇的“千工床”。 我们找到了主人李炜先,在他的带领下见识了这张千工贴金拔步床。

  在央视《百家讲坛》的《马未都说收藏》中,马未都认为,拔步床是中国人在床中的最伟大发明。拔步床分为前后两部分,床的前半部称为“拔步”,有雕花柱架、挂落、倚栏、飘檐花罩等;后半部是卧床本体部分,床三面围有拆装式的围板。而且还有床外廊,里面有一个平面叫地平,两侧可以用来放灯柜、马桶或梳妆台等。拔步床的发明,使床成了“屋中之屋,房中之房”,与中国传统起居讲究的明堂暗房不谋而合。

  今年66岁的李炜先告诉我们,这张床是他母亲赵莲珠从巍山嫁到李宅时的嫁妆。

  这张千工贴金拔步床贴的金箔,至今依然光亮如新。床高3米,宽2.25米,深2.35米,所有的雕刻均为镂空雕,充分展现了高超的东阳雕刻艺术。

  这张床如果拆装,需要一个小时。曾经为运输这张床,李炜先特地叫了一辆大货车,货车司机刚开始以为,就是一张床,不会占多大地方,没想到拆卸下来的床,竟然有这么多零部件。

  花床何日有自己的家

  在寻访中,每一张别致的花床,都让人惊叹不已。在收藏者卢国龙家,我们见到了六张风格全然不同的花床,每张床都让人大长见识。

  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民间收藏者收藏的花床面板堆积如山,因为没有一个大的空间,很多花床只能拆开来堆放。更多的人只能把精美绝伦的花床放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在顶部加块塑料布遮挡灰尘。

  陈一中说,这样的保存方式实在堪忧。

  东阳花床如此之多,要是有一个专门的展览馆,该多好!据了解,除了卢宅古建筑群为了展示明清时期的生活状况而收藏了几张,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展馆。说起这件事,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有点心焦。东阳市工艺精品馆馆长金柏松告诉我们,精品馆想发展成为木雕博物馆,东阳花床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他们也想筹集资金,收藏一些反映东阳木雕文化和历史的花床,让散落民间的花床能“适得其所”。

  一张张花床不仅见证了东阳木雕在家具装饰中的发展,也是展示东阳本土文化的一个好窗口,更是东阳木雕发展的历史见证和传承的一个载体。如何防止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流落散失,建造一座相关的展馆,或是为其辟出一方展区,已是迫在眉睫。


浙江日报 走读浙江·发现 00014 寻访散落民间 的东阳花床 2010-06-04 nw.D1000FFN_20100604_5-00014 2 2010年06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