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走读浙江·风情

黑白影像下的时代变迁

  77岁的永康退休老人许绍璋,在1975年至1985年这10年间,拍摄了5000多张胶卷底片,正着手从中精选100多张旧照片,准备赴山西省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他希望将自己珍藏的镜头推向全世界。

  许绍璋老人给我们捧了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全是黑白照片。他把这些照片分成“全党重视农业”、“干群同劳动”、“科学种田”、“乡镇企业”等20多个专题,这些照片集中展示了永康1975年至1985年这10年间农村的变迁。

  许绍璋,衢州人,1961年被分配到永康县农业局从事农技普及工作,担任过农艺师。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而真挚的感情,萌生了他拍摄的“冲动”。

  1974年,许绍璋省吃俭用,从当时每月仅有的45元工资里,硬“抠”出了一部海鸥120型照相机。从此,许绍璋就和这个宝贝疙瘩形影不离,难分难舍。

  这些年,许绍璋的照片多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奖,曾被评为全国“三农”摄影三等奖,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现在,我们取三个不同时期镜头,去感受那段特殊而难忘的历史:

  镜头一:干群同吃同住同劳动

  “那时,上级领导要求干部要保持‘三同’作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在实践中了解群众生活。” 许绍璋指着画册中的一张照片说。

  照片拍摄于1975年2月,当时永康潘宅大队正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全大队300多名适龄劳动力悉数上阵,社员们挑的挑、抬的抬、挖的挖,劲头十足,轰轰烈烈地移山造田,欲将荒山变良田。镜头最前面,两位头戴帽子、正抡着铁镐挖土的中年男人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目视着眼前的土地,神情严肃,紧握铁镐的手臂沉稳而坚定,身后“浩浩荡荡”劳动场面构成了那个时代绝好的背景。

  许绍璋介绍,照片中左边的是潘宅大队书记,右侧的是公社领导,他们带头劳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非常高。“那时人山人海,社员们干得很用力,我十分感动,情不自禁就按下了快门。”对于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许绍璋依然记忆犹新。

  许绍璋白天拍好照片,晚上带回家里冲洗,所有环节都由他“一竿子插到底”,全部包办。第二天,许绍璋就将这张照片张贴出来,极大地鼓舞了永康其他公社、大队的干部群众。

  镜头二:贫下中农也可以办科研

  在许绍璋的画册里,有一张1975年4月拍的永康县城关镇人民公社社员的照片引人注目。镜头里,两位女社员擎着一面写着“城关镇人民公社”的标语,游行队伍里,数十名女社员均“清一色”头顶小凉帽,背着喷雾器,行进在公社道路上。在队伍最前面,打出了一幅“开门办科研就是好”的宣传口号。

  谈到拍这张照片的时代背景,许绍璋说,那时,“人的聪明靠实践,贫下中农办科研”这句口号叫得很响亮,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永康县城关镇人民公社为响应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组织青年农民上街游行,并因势利导地提出要开门办科研。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思潮正悄然发生改变,求新求变的观念日渐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知识分子还被称为“臭老九”,不为广大“贫下中农”所接受和重视。敢想敢做的“贫下中农”们认为,发展农业科技不如自力更生,开动脑筋,动手实践!

  许绍璋说,那时人们干劲高,舍得吃苦,但亩产上不去,庄稼收成不够理想,这和当初罔顾知识、轻视人才的社会氛围不无关系。令许绍璋欣慰的是,时过境迁,现在,地还是这方地,田还是那块田,而永康农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农民依靠科技种田、依靠科技致富正成为现实。

  镜头三:“洗脚上岸”的农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改革的春风一夜之间吹遍了神州大地,百工之乡的永康到处涌动着创业的热情,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正出现崭新的变化。而在许绍璋的照片里,同样也散发出春天的气息,改革的浪潮已初显端倪。

  改革开放后,永康“洗脚上岸”的农民纷纷办起作坊,开起加工厂,走南闯北卖产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那个时代最显著的“表情”。在许绍璋的镜头里,有制作冰模的作坊,有纺布织衣车间,有电子设备零件,也有农机配件厂家……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已然成为时代变迁,家国兴旺的缩影。


浙江日报 走读浙江·风情 00015 黑白影像下的时代变迁 2010-06-04 nw.D1000FFN_20100604_4-00015 2 2010年06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