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版

在浙江,企业职工工资不再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已初步形成——

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才是真

  人民日报记者 王慧敏 

  

  如果时光倒退几年,就是借给吴春锋一个胆,他也不敢跟老板吱声——端着人家的饭碗,还敢讨价还价,想不想混了?!而现在,这位浙江平湖依爱夫纺织有限公司的电工,会理直气壮地争取自己的应得利益。

  因为吴春锋有了工资话语权。为他壮胆的,是浙江正在全面推广的“工资共决”机制。

  职工有了“代言人”,工资不再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老家在湖北的陈绪凤,来温岭新河镇打工快10年了。这几年,她的工资每年都在上涨:2003年月工资是80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了2500多元。“有了一个透明、公正的工价表,职工工资和企业效益挂钩,我们工作起来劲头更足了。”陈绪凤开心地说。

  温岭新河镇是浙江著名的羊毛衫生产基地。近几年,该镇逐步建立行业工资协商机制,由羊毛衫行业工会与业主委员会分别代表职工方和企业方,对整个行业的职工工资进行协商谈判。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协商制定统一的工时、工价标准,相关企业的工人工资不得低于这一标准。新河镇开展行业工资协商7年来,工人工资逐年提高,年均增幅达5%至12%。

  整个行业工价统一了,到任何企业拿的都是相同的工资,职工队伍更加稳定,以往跳槽、“挖墙脚”现象大大减少,企业之间良性竞争的格局逐步形成。

  浙江省总工会法工部部长方火春说:“现在,在浙江很多地方,企业职工工资不再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正当权益。”

  截至目前,浙江签订工资集体协议70936份,覆盖企业达到13.22万家,覆盖职工668万多人。到今年底,“工资共决”覆盖面将达到全省企业的70%以上。

  跳出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在完善机制和配套措施上下功夫

  “工资共决难执行,就表象看是因为劳资力量的强弱悬殊;但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是我们的共决机制不完善及配套措施的缺失。”浙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金长征这样分析。

  近年来,浙江从完善共决机制、完善配套措施上狠下功夫,先后出台了《浙江省集体合同条例》、《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浙江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以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合同,以及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作出明确规定,对企业工资支付行为进行了明确规范,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支撑。

  然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怎样才能使“工资共决”真正收到实效?根据各市县的实际情况,工会的谈判方略和重点也不相同:对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镇、村,实行区域性工资协商,由镇村联合工会与业主委员会或经营者代表签约;对较大的产业群或块状经济区域企业,由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协商签约。在生产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工业基础较强的行业、区域,重点就工资水平、奖金分配、补贴和福利等进行协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和调整机制;在生产经营较困难、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行业和区域,重点就工资支付办法等进行协商,重在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企业多付出了工资,得到的回报是职工与企业共命运

  对于“工资共决”机制,广大职工是发自内心拥护。杭州临安新联电器工业有限公司的安徽籍员工陈斌告诉记者:“‘工资共决’后,企业发展好坏与我们的待遇高低连在了一起,我们只有和企业拧成一股绳去拼搏,才有出路。”

  对于“工资共决”机制,企业老板怎么看?记者在采访中,许多企业主坦言:“企业不能老靠低工资低水平竞争。‘工资共决’虽然让我们多付出了些工资,但员工安心了,企业更加稳定了,从长远看是合算的。”

  浙江企业界的“常青树”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对于“工资共决”,更有体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企业发展最终靠的是员工。如果工资永远只听资方的,企业的永动力就消失了。”

  这些年,万向集团一直模范执行“工资共决”机制。去年万向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订单从每月50亿元减少到35亿元。所有员工的年终奖金照发,福利照发……万向集团的做法换来的回报是,企业向心力的提升。

  “工资共决”机制,确实让劳资双方从中大大受益,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共赢。由于“工资共决”稳定了工人队伍,去年初的“裁员潮”和今年初的“民工荒”在浙江都没有明显显现。


浙江日报 经济版 00010 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才是真 2010-06-01 nw.D1000FFN_20100601_12-00010 2 2010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