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62版:2010高校报考指南

文章导航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院校代码 0018

  【 我们的目标 】

  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市校合作办学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定优秀,国际化办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效卓著,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办学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高水平新型大学。

  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0年浙江省招生计划

  【 我们的特色 】

  名校优势      ※

  学院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传承浙江大学优良办学传统与管理经验,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理念与机制,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保证高起点高质量办学。学院在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开展专业建设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师资力量有力支撑,在共享浙江大学图书馆、专业实验室等多方面得到有力支持。

  学院设立“高教立交桥”,每年在一年级的学生中,选拔1%的优秀学生进入浙江大学本部相关专业学习;在四年级学生中,每年选拔百余名优秀学生进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名城优势       ※

  杭州是一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充满现代化发展活力的城市。作为市政府直接参与举办的新型高校,学院在办学政策、办学资源、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学院与杭州市42个部委局办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有关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政府支持设立了绿色建筑研究所、工业中心,在浙江省建立了200多家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度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学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师资优势      ※

  学院着力建设一支学历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指导能力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职师资队伍,同时,聘任一批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浙江大学师资与具有专业实务经验的行业精英,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现有专任教师664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53%,硕士以上学历占86.3%。

  为借鉴先进教育理念,推进学院“创特色,上水平”,学院还聘请了陈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原常务副校长,学院管理首席专家)、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学院特聘专家)、康长杰(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原常务副校长,学院学科建设首席专家)、程伯中(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教授,信息电子学科首席专家)、何晋秋(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原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海外合作首席专家)、汪国成(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护理及康复学科首席专家)、杨国荣(香港制衣业训练局总干事、香港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工商管理学科首席专家)、黄河清(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原主任,工业中心首席专家)、宋海岩(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旅游管理学科首席专家)、唐大威(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副会长,财务及金融管理学科首席专家)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专家,定期莅临学院指导办学,拓展学院教育资源,为学院的发展发挥显著引领作用。

  国际交流平台      ※

  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法国、意大利、丹麦、爱尔兰、芬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知名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通过合作办学、课程合作、交换生计划和短期交流,使在校生有较多机会赴境外学习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合作办学: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开展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两个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展了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合作项目在校学生已达1000余名。

  课程合作:学院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开展学分互认课程合作项目,有意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项目获得进入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

  交换生计划:学院分别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日本佐贺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以及澳门旅游学院、芬兰米凯利应用科学技术大学等开展了学生境外学习计划,互认学分。学院选拔优秀学生参与项目,每年参与人数达到30余名。

  短期交流:学院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项目,每年通过该类项目赴境外学生数达到300余名,交流范围涉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境外知名院校。同时还设立了多项由港澳知名人士资助的学生境外交流奖学金,包括陆增镛优秀学生国际交流基金、陆侯燕英经济困难生境外交流基金、唐学元商科优秀人才奖励基金、魏绍相工科优秀人才奖励基金、廖春荣国际交流基金和美国江浙工商总会国际交流基金,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开阔视野。

  博学计划班      ※

  学院自2006年开设“博学计划班”,以多样性的成才目标、扬长式的发展平台、多元化的培养途径,旨在培养一批“博学多识、创新实践、素质取胜、追求卓越的深造型、复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目前已有200余名同学在这个团队中学习发展,首届毕业生中27%的同学考取国内外研究生,10%的同学通过立交桥转入浙江大学学习,10%的同学通过浙江省2+2的选拔转入省属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修完“博学计划班”课程规定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学院专门颁发的“博学计划班荣誉证书”。2010年学院继续在理工和经管类新生中选拔80名优秀学生加入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团队。

  1.卓越学习团队精神

  学院直接管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扬长式的学习发展平台,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优秀的学生共同学习、相互激励、团队合作、携手共进,更加出色,更加朝气蓬勃。

  2.优质课程师资计划

  学院选配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制定专门的课程修读计划,强化理科、外语等基础知识,加强人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培养。

  3.国际化培养特色

  学院建立专门的国际交流基金,每学年寒暑假资助学生出访交流,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学术能力。

  4.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强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大学生科研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卓越领导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招生专业              学制  文科  理科  备注

应用统计与计算科学类        4        72   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两个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22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        86     

信息工程类             4        246   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三个专业

自动化               4        1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4        43     

建筑学               5        65   建议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土木工程              4        150     

机械电子类             4        176   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

药学                4        98     

临床医学              5        120     

护理学               4    40   50     

经济管理类             4    184   202   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资产评估六个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            4    100   46   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

广告学               4    20   20     

会展经济与管理           4    20   30     

艺术设计              4    110   24   艺术类招生

英语                4    62   47     

日语                4    35   20     

法学                4    60   33     

行政管理              4    21   26     

金融学(中新合作办学)       4    40   40   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新西兰)

工商管理              4    60   60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澳大利亚)

(中澳合作办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60   60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澳大利亚)

(中澳合作办学)                        

合计                    812   2038    

  注:1.各专业准确招生批次及计划以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室)公布的为准。

  2.每学年实际学费按注册专业学费与实际修读学分的学分学费之和结算。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09年浙江省第二批本科录取情况 

理科  文科  艺术理  艺术文

509   532   507    516 

  特别提示:

  学院将于考生填报志愿期间(6月26日、7月中旬)举行“校园开放日暨2010年招生志愿填报咨询会”,详细时间与地点将在招生信息网上公布,欢迎广大考生及家长参加。同时学院开设了网络咨询平台,并派招生宣传老师赴各地咨询,更多信息请及时关注学院招生信息网。

  【 服务与指南 】

  学历颁发        ※

  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达到学院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且德育测评合格,体能素质达标,由学院颁发根据国家统一规格印制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士学位。

  奖学金制度        ※

  学院为优秀学生设立了新生精英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创新创业类奖学金、对外交流奖学金、道德风尚优秀奖学金、优秀团队奖学金等。此外,学生还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由社会各界捐赠的各项外设奖学金。

  报考须知        ※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根据培养要求对部分专业设定英语、数学单科合格线,英语单科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英语”专业、“工商管理(中澳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澳合作办学)” 、“金融学(中新合作办学)”原则上要求100分(含100分)以上,“经济管理类”原则上要求90分(含90分)以上,“艺术设计”专业原则上要求60分(含60分)以上,其余专业原则上要求70分(含70分)以上。数学单科成绩具体要求如下:“应用统计与计算科学类 (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两个专业) ”原则上要求90分(含90分)以上,其余理工科专业原则上要求70分(含70分)以上。

  2.护理学专业不招无志愿男生,考虑就业情况身高低于156厘米的考生慎选该专业。

  3.“金融学(中新合作办学)”只招收有专业志愿考生,低于学院首轮投档线的考生不能转专业。

  4.艺术类专业对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均上线的考生按综合分(文化成绩总分×50% + 专业成绩×7.5×5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并参考有关科目成绩及德智体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5.根据各省招生办公室提供的生源情况,按计划数120%以内的比例确定学院调档线。在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第一专业志愿到第二专业志愿按1~3分级差录取,其余志愿按分数优先录取。江苏省考生进档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规则进行录取。

  6.在专业录取过程中,若出现总分相同的情况,将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对加分考生,在专业录取过程中,按原始分计算。

  地址:杭州市湖州街51号  邮编:310015  招生热线:(0571)88018551  传真:(0571)88018510

  E-mail:zs@zucc.edu.cn   主页网址: http://zs.zucc.edu.cn


浙江日报 2010高校报考指南 f006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10-06-01 nw.D1000FFN_20100601_2-f0062 2 2010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