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成长
李月红 主笔
李月红 主笔
看到澳大利亚女孩杰西卡沃森出现在悉尼港的一幕,端坐电视机前的孩子们多少会有些羡慕。
在过去7个月,沃森,这个来自昆士兰州的16岁女孩,独自驾驶帆船航行210天,独自与12米高海浪抗争,独自忍受思乡之苦和批评者质疑。结果是,她意外地成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最年轻航海者。
同样是成长。
就在此刻,我们的孩子,正在父母的荫护下,经历着一场热火朝天的“考试季”。
说“考试季”一点儿也不过分。进幼儿园要选星级、上小学得找学区房、“小升初”要摇号、“初升高”想保送、进大学“挤独木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奔波在各自的“考试季”中。
在教育的坐标系里,这是一种纵向选择。当然,孩子们还面临着很多种颇具试错精神的横向选择:在各色培训班里走一遭,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呈几何式增长的教育移民;价值万元的创新型“考前营养套餐”;不抱佛脚拜“卧佛”(谐音offer,找工作吉利之意)……
关于前途,选择那么多;关于成长,选择这么少。
面对试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有人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人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偏偏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千个人心中,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
还有“初升高”,杭州毕业学子是幸运的,他们有着四种选择:中职、特色班、保送生、特长生。最保底的,还能参加中考,再一次站上志愿选择的PK台上。几种选择,同一个指向:未来的谋业。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来自他人生活的参照系。
“最具现实可操作性的教育手段,依然是分数。”一位杭州市教育官员坦率地说。即便是中考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但这些尝试仅限于在增加少部分素质考核、缩短考试时间内探索,成绩依然是“老大”。考试,始终是绕不过的主题。事关公平。
范围虽小,仍有期待。小范围的撬动,并不一定追求大面积的反馈。也可能是一种新观念的“润物细无声”,比如正视特长,比如体验间隔年。在成长中,寻找有质感的岁月。
沃森回家。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称赞她是“澳大利亚的最新英雄”。沃森却并不赞同总理的看法。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一个相信自己梦想的女孩。坚信它,为它努力奋斗。没有什么不可能。”
只是成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