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新昌

  天姥山和沃州湖孕育出浙东的名邑——新昌。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流不沫,生机无限。

  新昌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不光深沉厚重而且历久弥新,不光独树一帜而且混合交融: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这三大中国文化的支柱同时定位于这座优美的城市。新昌,既集萃了天地间灵秀的山水,更归栖了众多文化名人的精神。

  往事越千年。今天,新昌乘改革之东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推行文化建设,提出创建文化大县和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目标,并着手制订“十二五”全县文化建设规划。千年山水再焕生机,文化建设贯彻乡里。

  新昌

  文化建设篇章

  文化张力

  ——文化艺术写意多彩新昌

  如果说,唐诗之路、佛教之旅和茶道之源这三大文化现象是新昌历经千年沉淀的结果,那么如今的新昌人正厚积薄发写下21世纪的文化新篇章。

  新昌之所以获选文化城市,这和它独特的人文环境不无关系。这些年来,大批的文学艺术爱好者们正在用每一个作品,让新昌的形象立体起来。仅以2009年的成果为例,就足以让人兴奋不已。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绍兴摄影展中,新昌有12张作品入展;绍兴群艺馆建馆30年摄影展中,新昌有9张作品入展。除摄影外,新昌书法更是远近闻名。在浙江书法60年系列展中,孙正和的作品入展“浙江书法名家遗墨展”;商力戈、杨扶真、张斯鸿、何中梁、王志良的书法作品、何国门的篆刻作品入展“浙江书法精英展”……新昌也有不少美术佳作——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何国门、俞切民的作品入展,其中俞切民获优秀作品奖;另外,何国门的国画作品也入展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的“2009·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在2010年里,新昌不仅要举办全县摄影展、书画展,甚至是要邀请到全国的书画名家带着作品来新昌做客;还要办一次农民书法大赛并为获奖作品设展。

  文化活力

  ——文化活动燃烧草根激情

  新昌在文化惠民方面独有高招,即大念“送”“种”“赛”三字经。

  文化如果被束之高阁,那就没有了生命力。十年来,新昌开展“阳光文化山里行”活动,坚持把优秀的文化送到基层,极大地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2009年,沃洲明珠艺术团、调腔剧团等文艺团体送戏下乡140多场,县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2800多场,县图书馆送书下乡3万多册,惠及群众30万多人次。

  种文化。这些年来,传统的舞龙、舞狮、秧歌、腰鼓、武术等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在新昌普遍开展,剪纸、莲子行等民间传统文化也得到挖掘和传承。2009年,全县16个乡镇分别举行了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同年9月,各街道社区举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并组织了5场大型文艺会演。这些成果都说明新昌的文化确实是“种”到大家心里去了。

  如果说送文化是传播文化,种文化是固植文化,赛文化就是弘扬文化。新昌的“赛文化”也很独到。近年来,新昌组织了很多文艺赛事。如全国散文诗歌大赛和央视《过把瘾》走进新票友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选手参与比赛,展示了新昌文化底蕴。青年歌手大赛、儿童民族器乐大赛、“祖国颂”合唱比赛、“祝福我的祖国”赛歌会展示新昌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迎新春家庭绝活PK赛”、元宵节灯谜竞猜等,更是深受群众欢迎。

  文化动力

  ——新昌精神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着力让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创新热情得到更好激发、文化创业实践得到更好推进,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发展文化、人人享受文化——新昌“力争在2012年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宏伟目标正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迈向文化建设新征程。

  其中,新昌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了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新昌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将深入挖掘新昌的茶文化、丝绸文化、石雕、砖雕、剪纸、根雕等艺术的厚重内涵,重点发展文化休闲旅游、茶文化、动漫影视、设计服务等八大行业,目标是: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20亿元,占GDP比重7%以上,为推进新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现在,新昌已基本形成茶文化产业园、丝绸文化创意园、动漫服饰设计园等3个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年营业收入超3亿元以上的文化创意园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另外,2009年新昌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7.06亿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289元,也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和消费的动力。而新昌位于两大综合性创意城市杭州和宁波之间,同时临近中国轻纺城纺织创意中心、义乌国际商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以及产品的推介。

  文化建设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善举,并不是靠一人一时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全社会的集体努力。新昌当地的许多著名企业,发现了文化中所蕴含的“金矿”,积极投身文化建设的大潮中,献策献力,由此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批当地优秀企业如双明乐器、达利丝绸、浙江莱盛等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的动力由此昭昭可见。

  文化关键词

  XINCHANG

  诗shici

  “唐诗之路”从钱塘江出发,经绍兴、自镜湖向南过曹娥江,入剡溪,走新昌的石城、沃洲、天姥,到天台山,全长约190公里。它与“稻米之路”、“丝绸之路”同为我国古代的“三路”。目前,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已经展开,并且率先成立了“新昌县‘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

  佛fojiao

  东晋时,高僧支道林来到新昌,阐述般若义理。后来僧侣渐多,并修建了大佛寺,开凿出弥勒造像。大佛寺一度成为江南早期的佛学中心。大佛寺也是天台宗的祖庭之一。新昌现有佛教中国化的标识“般若学研究中心”,还有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圆寂圣地。

  茶chadao

  新昌自古就是“贡茶之乡”。大佛龙井、天姥峰茶、安山碧玉等名茶早已享誉海内外。1995年,新昌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以陈放先生为代表的民间茶文化专家,也提出“世界茶道之源在中国,中国茶道之源在新昌”这一创新性课题。

  戏xiqu

  新昌调腔为中国最古老声腔之一。戏曲界的专家一致肯定新昌调腔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从产生到现在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昌调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吕立春、张柏英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新昌 2010-05-24 nw.D1000FFN_20100524_3-00012 2 2010年05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