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全县村居、公路、河道、公厕,环境卫生全部纳入城市管理

玉环,一把扫帚扫城乡

  报道组 骆战红 

  

  河道由水利部门清理,公路由交通部门养护,公厕由卫生部门管理,城区由城管部门保洁,乡村则各管自家门前,这种司空见惯的格局,正在玉环发生变革。

  眼下,玉环正掀起一场“扫帚革命”,全县303个行政村和社区、460多公里公路、40多公里河道、951座乡村公厕的环境卫生,全部交由“城管”管理,实行城乡“一把扫帚”保洁。县委书记柯昕野说:“我们力争3年内,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建设宜居家园。” 

  “扫帚”虽多,垃圾难清

  农村环境整治是玉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全县农村配备了近千名保洁员、近千辆垃圾收集车。近几年,乡村两级共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县财政每年投入1250万元用于镇乡垃圾清运和保洁员补助。

  但是,令龙溪乡新农办陈德明苦恼的是,城乡环卫一直处于“多把扫帚扫不净”的困境:乡主要街道与所在地的花岩浦村实行两级环卫,下辖20个村各扫门前“雪”。过境的省、县道由县公路段保洁,主干河道由水利局清理,公厕则由县改厕办负责。

  “扫帚”不少,效果并不好。省道76复线漩门特大桥横跨该乡小山外村,公路养护工人经常将桥上的垃圾往桥下扫,垃圾像天女散花一样落下来,让村保洁员工作量大增。

  因为管理区域划分不明确,各村居交界处也成了“三不管”地带。县道楚盐公路花岩浦至塘厂段内侧住着塘厂村民,外侧是花岩浦村的河道。乡政府在河一侧种了花草树木,并委托花岩浦村管理绿化带。但是,不断有塘厂村民将垃圾堆丢到绿化带,花岩浦村又管不了,绿化带成了垃圾场。花岩浦村干部很委屈:“村里一年环卫花费18.7 万元,还是一个‘脏’字!”

  陶华琴在玉城街道西溪社区做了4年环卫工人,负责清扫玉城主街道广陵路时,曾与社区环卫工人争吵。“因为偷懒,他们经常把垃圾扫到广陵路与社区交界的地方,垃圾经常被风刮到广陵路上,我不得不重新扫。”后来,陶华琴做西溪社区环卫工,发现垃圾像长了腿似的,跟着跑到她的责任区。

  到去年底,城区一、二级环卫的交接路口和一些背街小巷,久积未清的垃圾近千堆,而两级环卫工人都视而不见。

  “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县新农办主任龚强说,“县城一级环卫有130多人,县城所在的玉城街道9个社区的二级环卫有120多人,因为监管单位和考核标准不同,产生两级环卫工扯皮现象。而农村环境整治,部门之间既条状分割又无力管理,乡镇有职责,但缺钱又缺人。”

  一把“扫帚”,统管城乡

  “所谓一把‘扫帚’,就是实行城乡一体化保洁,由城管一个部门管,经费一个口子出,政策一个部门订,从而使资源配置优化。”县城管局局长王庆飞说。

  王庆飞的任务迫在眉睫:5月上旬,全县集中清理垃圾;中旬,调整充实配足村级保洁人员;月底前,出台环卫保洁补助标准;6月底前,出台环卫保洁考核细则,制定全县分区网格化保洁责任图和责任手册,将保洁责任落实到乡镇、单位、村、个人;年底前,垃圾清理进入“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常态化轨道。今年,重点在河道保洁、道路保洁、居民房前屋后及街头巷尾的保洁上率先突破。

  县里新出台的“三有机制”,给了“城管”一抓到底的底气。有人干事:乡镇分管城建的副乡镇长担纲,建立城管办公室或站,村级按每150户1人配置保洁员,至少配置2名。有钱办事:县财政整合新农村、城管、环保、交通、水利、林特、卫生等专项资金,建立以县、乡级财政投入为主、村级集体经济为辅,适当向企业和农户收取公共服务费的城乡环卫资金筹措机制。有章理事:城管局制定统一的卫生保洁标准,实行每月每季度考评,对保洁员实行淘汰制,对村(社区)实行奖优罚劣,对乡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新办法出台后,县城一、二级环卫立即合并,陶华琴感到工作轻松了。在新的考核办法中,陶华琴和250多名同事的工作区域非常清晰,每人的奖金甚至与路口整洁情况挂钩。“现在,路口一发现垃圾,我们都抢着去收拾。”陶华琴说。

  城管模式,下乡进村

  最近,楚门镇蒲田村近3公里长的村道上,摆出了600多只垃圾桶,离村民家只有几步远。村民们像城里人一样,把垃圾装袋,统一丢放在垃圾桶里,每天由垃圾车定时清走。村里还配置了3辆机械清扫车,新聘3名保洁员,随时将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一些适用的城管规定写入了村规民约,用于“天网工程”的30多个探头也派上了新用场,乱扔垃圾被摄入镜头就照章罚款。村委会主任蔡赋祥说:“小山村也实行‘城管’了!”

  而在龙溪乡,20个行政村按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区块,分别建立相应的保洁队伍,配置垃圾基础设施。翻开“责任手册”,保洁员、责任单位、联系干部一清二楚。乡里组建了城管队伍,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我们将在全乡试行农村物业托管模式,将城市物管引到农村来。”乡党委书记金鑫说。

  城管接过农村环境管理的担子,县新农办的吴万福舒出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回扶贫办工作了。从2006年开始,吴万福兼任县农村环境整治办公室成员,每月都要下村检查。“这么多村,哪管得过来,再说我们也不专业,怎么管得好?”

  与此同时,县水利局加紧疏浚县域内28条河道,随后交给所在村保洁。与往年不同,水利部门将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下拨120多万元河道管理资金。县爱卫委也向城管局提交了农村公厕管理考核细则,“我们就负责监督抽查,再根据奖惩情况请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玉环,一把扫帚扫城乡 2010-05-18 nw.D1000FFN_20100518_3-00003 2 2010年05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