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今日关注

“新36条” 带来民资转型 最佳契机

  温州商人一直被视为中国“草根经济”的代表,他们的投资力度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国民间资本的“晴雨表”、“风向标”。

  “尽管遭遇了许多挫折,但温州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仍然是温州经济发展最大优势之一。”陈工孟表示。

  正如陈工孟所言,通过此次中国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参会嘉宾的数量与份量,就可感知温州民间资本的吸引力。

  据记者了解,出席论坛的重要嘉宾多达50多位,其中不乏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人物。峰会的参会人数达到1000多位,包括民间资本代表、政策制订者、金融机构负责人、创投负责人、专家学者等。

  “因为日程排得很满,这次峰会的开幕式放在早上8时30分,这意味着很多嘉宾要在7时左右就要起床。整个会场1000多个座位坐得满满的,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峰会组委会一位官员表示,温州人对这次峰会的关注程度远远超出他的想像。

  “手中掌握巨量资金的温州人,非常希望能在这次论坛上弄明白民间资本出路到底在何方,这是吸引他们来参与这场论坛的根本原因。”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副院长盛司光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论坛上,国务院“新36条”几乎成为提到最多的词组。许多与会嘉宾认为,温州目前已遇到了民间资本转型的最佳契机。

  成思危在峰会主题演讲时就指出,“新36条”将是民间资本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但要把纸上的政策变成现实的行动,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我希望温州应该按照‘非公经济36条’和‘新36条’精神进一步大胆探索,要带头吃螃蟹。带头探索,在政策规定下去努力的做一些突破。只有突破才能有新的举措。”他说。

  一些与会嘉宾认为,这次国务院“新36条”最让民间资本心动的有两条,一是民间资本打破国有资本的“控股惯例”,二是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

  “我个人认为,温州民间资本出路主要有两条:一是进入原本政策禁止进入的国有垄断行业,二是投向各种形式的股权投资基金。”陈工孟表示,一堵一疏,国家政策无疑为温州民间资本指明了出路。

  “本次高峰会必将对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资本的专业化投资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赵一德说。

  (本报记者 李扬)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7 “新36条” 带来民资转型 最佳契机 2010-05-18 nw.D1000FFN_20100518_5-00007 2 2010年05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