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浙江行动:让农村残疾人共享阳光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张益晓 田庆 

  5月16日是第20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加大扶持与救助力度,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省残联最新公布的全省农村残疾人十年扶贫开发成果白皮书显示,经过十年努力,我省约有25万贫困残疾人脱贫,7万贫困残疾人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过去十年,我省农村残疾人扶贫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残疾人贷款贴息专项扶持,率先实施了农村残疾人危旧房改造工作,率先免收残疾人高中、中专学杂费……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建立健全了农村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康复和基本生活照料制度,让农村残疾人实现了有尊严地生活,不少农村残疾人正在摆脱残疾、病患、贫困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开始自强创业……

  医疗救助:

  九旬老汉重新“开眼”

  草帽,墨镜,中山装,布鞋。5月12日上午,在东阳市横店镇万盛街一家银行门口,记者被一老年人的打扮吸引住了。

  在场的眼科医生马向明说,这位老人名叫王成龙,今天92岁,是东阳横店镇屏岩村人。“别看他现在能自己乘公交车到镇上来溜达,以前,他可是双目失明的。”

  说起从双目失明到重见光明的经历,王成龙老人很是感慨:“5年前,因为患上白内障,我的两只眼睛先后失明,别说电视、报纸不能看了,就是生活都没法自理,只能让老伴伺候我。”他说,那没有光明的日子真是难熬。

  这样的痛苦生活对王成龙来说,简直就是折磨。他说:“我平日里都喜欢出去玩玩的,87岁的时候还会骑自行车到后岑山去买菜呢。”黑暗的日子,一过就是5年。

  让王成龙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双眼在去年底又重见光明了。去年8月,在横店集团医院,他的右眼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明手术。今年3月底,他的左眼,也在接受同类手术后复明。“多亏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现在国家的政策就是好,老百姓能得到医疗方面的补助。”王成龙满怀感激地说。马向明告诉记者,老人两次手术的费用近7000元,因为享受到了政策补助,所以全免了。

  如今的王成龙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看看电视,种种菜,可乐呵了!今天,我出门是要给老伴办点事儿。”而且,如今他每天还要做一件“雷打不动”的事——每天看《浙江日报》。“我是要拿着放大镜看的,每天至少看两个小时。”

  相关链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关注残疾人特殊教育、扶持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康复、基本居住条件和基本生活照料。

  2008年4月23日,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两年来,全省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共投入资金45755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6318万元。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已有8万余名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全额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或补助金;6.5万名残疾人得到助听、助行、助明及聋儿语训、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服务;1.8万余名农村重度残疾人得到集中托养、日间照料或居家安养服务。

  就业创业:网络“潮人”双喜临门

  今年31岁的陈晓良,是绍兴县杨汛桥镇芝塘湖村人。十年前的两次中风,让他右手右脚瘫痪。由于行动不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006年,朋友建议他到淘宝网上开网店谋生,从此结缘网络购物。但他连创业的本钱都筹措不到,只能靠现买现卖勉强维持生计。

  3年前,他向绍兴县残联求助,很快得到了响应,县残联借给他2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他开始铆足了劲干,工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他做了大概50万元的营业额,虽然利润微薄,但已经比普通工薪族好很多了。

  万事开头难。这之后,他的营业额直线上升,2008年突破了100万元,还清了看病的债务。去年的营业额更是超过200多万元,今年他预计会超过400万元。

  凭着诚实守信,他的卖家信用度也打拼到了“双皇冠”。为了给网购买家提供更多的保障,他加入了淘宝网消费者保障计划,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货和假一赔三。随着信用度的不断提升,他的网店被越来越多的买家认可,生意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创业成功,为他人生带来了幸福。经别人介绍,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热恋半年后,他们已经开始规划年底买房子结婚。

  “我也可以成家了。”陈晓良说,有时想想“双喜临门”的好事,好像是做梦一样。

  相关链接:就业是民生之本。我省开展了一系列以扶助农村残疾人为重点的扶贫措施。全省各地残联组织通过走访企事业单位,了解用工情况,联系中介机构,技能培训、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形式,想方设法为残疾人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通过贷款贴息,鼓励农村残疾人个人和联合开展种养殖业,实现就业创业。据省残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通过开网店等各种形式实现创业梦想的农村残疾人逾万名,先后建立了1000余个残疾人扶贫基地,使逾10万农村残疾人实现脱贫。

  社会帮扶:新居里送来了爱心家具

  “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住上新房子,更没想到今天还能坐上这么好的沙发……”当乐清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和好心的村民帮着将一件件家具搬进翁垟镇前桥村残疾人周如二的家里时,他激动得声音颤抖。 

  周如二从小落下肢体残疾,后来眼睛也失去了大部分视力,一家人住在破旧的危房里,生活困顿。乐清市残联在普查中了解到他家的困难,纳入了安居工程,出资帮助他建新房。不久,他们一家人搬进了两层楼的新居。不过,刚搬进的新居家徒四壁,除了一张桌子和床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了。 

  在回访中,工作人员发现部分残疾人虽然住上了新房,可家中连饭桌、板凳、衣柜等最基本的家具都没有。乐清市残联随后向全市发出“给残疾人捐赠旧家具”的倡议。

  倡议发出后,捐赠者踊跃。住在北白象的杨云飞女士将家中一套组合式布艺沙发和茶几、椅子等捐赠给残疾人。残联工作人员直接将沙发送到周如二家里。家具送到后,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周如二坐在沙发上说:“有这么舒适的沙发,真得感谢好心人啊。”

  相关链接:2004年起的3年间,我省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万户安居工程“,全省各级残工委、残联和有关部门共为残疾人安居筹集资金2亿余元,通过新建和修缮、置换等方式,为12992户残疾人解决了居住难题,保障了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居住权利。随后,我省将残疾人“万户安居工程”纳入全省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建立了长效机制。根据去年底全省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49.1平方米。近期,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又启动了新一轮“农村残疾人的住房救助”行动,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对全省1万名住房困难的农村残疾人的住房救助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省残疾人实现“人人享受安全住房”的目标。

  助残扶贫:

  亟待社会更多关注

  “这次招聘会后,我按照自己抄写的招聘信息找了几家企业,可是对方不是说我条件不符合,就是说已经有人顶上岗位了。”14日下午,江山籍肢残人刘小鹏说。

  专程从江山赶来参加2010年杭州残疾人就业招聘洽谈会的他,满怀希望而来。结果,没有一家单位肯给他机会。他说,自己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由于没经济来源,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另外,父母年岁已高,已经无法下地干农活,而自己手脚不便,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今后的生活更难了。

  一次事故让刘小鹏失去了大半只右手掌,做什么事都不方便。因为残疾,刘小鹏找工作比以前更困难了。一方面是有的企业不想用他,另一方面是他在生活上不是很方便。

  “现在,国家在很多政策上都对残疾人倾斜,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强,残疾人就业变得相对容易起来。”他说,即便如此,残疾人在很多方面仍面临着困难。

  相关链接:我省目前共有残疾人311.8万人,其中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比例约占7成,经济困难家庭约占3成,其中20余万农村残疾人生活特别困难。由于残疾人身体的原因,他们在就业、学习等方面遭受的歧视仍然不小,尤其在就业方面他们仍非常困难。目前农村有工作适应能力的残疾人,他们的失业率远高于同龄段的健全人。另外,虽然我省经济总体较好,但欠发达地区也不少,受当地财政投入的影响,扶贫助残的力度仍较小,建立扶残助残的长效机制不多。同时,随着农村老龄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也面临着形势的多变,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浙江行动:让农村残疾人共享阳光 2010-05-17 nw.D1000FFN_20100517_2-00004 2 2010年05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