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地位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
沈满洪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的范畴写入党代会报告,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厘清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地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
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了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基本要素。这七个基本要素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组成单元,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生态文化繁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文化的繁荣创新为先导,建构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世界观上,需要超越机械论,树立有机论;在价值观上,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主义,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整体发展观。
生态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产业作为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生产方式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要求生态经济系统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来发展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生态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基础。生态消费模式是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需要依赖消费教育来变革全社会的消费理念,进而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导公众从浪费型消费模式转向适度型消费模式,从环境损害型消费模式转向环境保护型消费模式,从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转向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消费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就难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要求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的威胁,有效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没有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失去资源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保护、节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弃资源,积极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生态科技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生态科技用生态学整体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科技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性质中。坚持走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
生态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在于制度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生态战略规划制度,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短期的发展,真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中来;另一方面,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鼓励更多主体的积极参与,创建更加公平的法制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政策工具,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像五根巨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或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或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和克服两大矛盾?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够在“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的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障碍主要在于:一是政绩考核机制的扭曲,片面强调政绩考核的经济性;二是公众环境权益的受损,公众无法享受到足够良好的作为生存权之一的环境权和作为参与权之一的环境权。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就是要构建以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的相互协同。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从一定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文化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为此,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生态文化观念,使包括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绿色技术观、绿色营销观等在内的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要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增强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从生态文明视角看社会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需求与政府不尽理想的环境质量供给之间的矛盾;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事务的愿望强烈与公众可能参与环境管理事务的机会有限之间的矛盾。政府是环境质量这一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设立更加广泛的政府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建立更加强硬的政府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机制。同时,要大力推进公众参与机制创新,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程度,探索建立环境协商机制,形成公众与政府、公众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与制约机制,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