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媒体点击

从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到空巢家庭、同性恋家庭,各种“非传统家庭”时有所见;“闪婚”、“闪离”、“隐婚”,有关婚姻的网络新语层出不穷——

传统家庭形态遭新挑战

  近现代的几百年来,绝大多数国家形成了一夫一妻、“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然而,最近一二十年,家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动摇。中央民族大学婚姻问题专家张涛表示,家庭形态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直接投射,在现代社会,建立、维系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仍然是大多数人的梦想。

  家庭最基本形态

  出现动摇

  在东西方,家庭都是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担负着繁衍、教化、生产等多重职能。在西方,一夫一妻制在16世纪中叶率先在意大利被确立为基本家庭形态。这种观念在近代传播到整个东亚。在古代中国,多妻在上层很普遍,但“家”的观念及伦理十分发达。

  日本从形式层面保持一夫一妻的传统家庭模式要比中国和韩国都早。但最近几年,日本媒体也在惊呼所谓传统家庭开始“崩坏”,少子化、老龄化等现象日趋严重。

  在现代文化的强劲冲击下,韩国“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观点遭遇的是人口生育率大幅下降。据韩国统计厅官员预测,到2030年时,韩国将出现2000万个单身家庭。

  据德国最新统计显示,每4个成年女人中就有一个膝下无子。这种丁克家庭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和东方国家出现。

  家庭处在大变化

  的阵痛中

  在俄罗斯,非传统家庭模式中最普遍的是“民事婚姻”,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非婚同居”。曾有俄罗斯媒体认为,“这种婚姻更适合现代城市生活,这样不必马拉松式追求对方,不必着手冗繁的婚姻进程,自然也免去了婚礼”。但批评者认为,这实际上是男女逃避责任、互不信任的表现。

  美国马里兰州的罗斯一家是一个典型的“丁克家庭”,两口子结婚10年,不打算要孩子。罗斯说,有意识地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积蓄、从事喜欢的事情、到世界各地当志愿者。罗斯说:“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十分讨厌小孩的人,我觉得大多数不打算要孩子的人并不是那样的。”

  美国社会再怎么开放,但很多人依旧无法接受“小孩生小孩”的现象。同样,单亲家庭也被俄罗斯人形容为“不完整家庭”。

  张涛在解释现代家庭模式出现众多奇特现象时说,结婚年龄的推迟使家庭建立的起始期后移;年轻人的享乐主义倾向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就业困难等引发的啃老现象比比皆是;长寿更使得老龄期和空巢期延长。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所占家庭比例的上升,以及新出现的闪婚、隐婚等对传统家庭形态的挑战和冲击,并不意味着就是社会脆弱一面的显现,或是说人类对家庭的需求在减弱。

  回归传统家庭

  仍是主流呼声

  婚姻是血缘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家庭,社会和民族的延续就无从谈起。从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末,西方世界也经历过一个家庭回归期,目的就是想发挥家庭的功能。亚太国家同样重视婚姻家庭,有关专家2008年还在北京开家庭高峰论坛,主张建立家庭教育制度,在结婚前学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和伦理学。

  德国前联邦家庭部部长冯德莱恩曾说:“人们越来越看重家庭,把家庭当作是联系不同代人的纽带。”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回归家庭。

  美俄反思

  如何维护家庭

  婚姻是影响家庭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美国也在反思,多次离婚是否取消结婚资格。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发文说,离一两次婚很平常,但离七八次婚恐怕就不多见了。 “是不是应该有个仲裁者在当事人第三次或第四次离婚时介入,并宣布永远不能再婚,这就好比,老是违章的人就应该吊销他的驾驶执照”。

  过去的一个世纪,因为社会动荡、物质匮乏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俄罗斯人传统家庭观在大国之中瓦解的速度最快。为了不偏废传统的家庭观念,俄曾经将2008年定为“家庭年”。

  据环球时报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7 传统家庭形态遭新挑战 2010-05-08 nw.D1000FFN_20100508_19-00007 2 2010年05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