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密码“绑架”的生活
世界上最难过的事:它就在眼前,但我却用不了。本来是想“锁”住别人的密码,没想到自己却被“锁”住了。被密码“绑架”的现象似乎成了现代生活一大幽默。
据某报对当地市民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80%的市民有5个以上的密码,其中30%的市民有10个密码,5%的市民称自己有20个以上的密码。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被密码问题搞得很郁闷,2%的被调查者称自己因密码颇感头疼,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神经衰弱。“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因密码而出现过情绪压抑、焦躁不安等症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悦玲说。本来是想“锁”住别人的密码,没想到自己却被“锁”住了。
密码,实在让我烦
郑州市民袁先生最近去了一趟心理诊所,他总感觉腰酸背痛,休息不好,工作没精神。心理医生告诉他,作祟的是他脑子里一堆混乱无序的“密码”。
袁先生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输入开机密码;查看短信,输入短信密码;到单位打开电脑,提示先得输入密码;翻阅电子邮箱,还是密码……这些还不是最要命的,袁先生翻开钱包,里面有11张银行卡,他说每张卡都有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还有网银密码、交易“U盾”密码、电话银行密码,这一折腾,就是55个密码。此外,信用卡、医保卡、炒股基金卡、商场打折卡……这还不算QQ、MSN、网购、读书俱乐部……袁先生算了算,自己的密码居然多达98个。“密码强迫症”赫然出现在袁先生的诊断中。
家住黑龙江丹东市的黄奶奶已经80多岁,为了便于记忆,黄奶奶把密码写在存折上。可自从她在新闻里看到小偷偷到存折后,用上面附写着的密码到银行顺利地将钱取出,这让黄奶奶心惊胆战。现在买药也出了医保卡,用医保卡买药就得先输密码。可是,黄奶奶光惦记着银行卡的密码,买药输错了密码,结果医保卡又被锁死,用不成了。黄奶奶说:“像我这年龄忘性大,设密码不能让小偷猜到还要自己好记,想想自己能记住的好像都不安全,安全的呢,连自己也记不住。真是烦啊。”
隐私,从拥有密码开始
1993年,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银行业务实行电脑联网,普通储户开始设置个人密码。渐渐地,当需要对某种东西进行特殊保护时,人们便会习惯性地设置密码。银行卡、电话卡、QQ、MSN、邮箱,以至于到论坛上注册一个用户名,也需要设置密码……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也都有密码设置的功能,日记本、电脑,就连一个Word文档,也可以用特殊软件进行加密。需要打开文件时,只有输入正确密码操作才能成功。时至今日,密码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守护个人隐私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某种东西是否被喻为隐私的一种象征。
“我们中的很多人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焦虑或者情感的困惑,如果无处释放,憋久了,想不抑郁都难。所以我把它们全部释放在只有自己能够看到的网络空间中,我不喜欢找人倾诉,因为有时会不经意间成为别人饭后的话题。”上海的孙先生对于密码是又爱又恨,“有了它,自己的隐私被保护得滴水不漏;可一旦忘记它,便出现了世界上最难过的事——它就在眼前,但我却用不了。”
为什么现代的生活如此需要密码?“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无法完全相信每一个人的社会。所以,密码一方面可以保证自己有秘密,另外一方面也让他人不易犯罪。”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悦玲说。
管理密码也是种能耐
如今,一次次输入密码让我们感到繁琐,可却又那么重要。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感情,正在那一串串密码后面完成着现实和虚拟的各种交替,同时也在展现着无奈但又真实的自我。显然,密码已经为人们的生活上了一把锁。就在人们利用科学手段化繁为简地认知世界的时候,我们却陷入了自己编织的密码之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统计过,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时间要花在输入密码上。
一直提倡个人管理的赵悦玲说,“密码看似由多项排列组合构成,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管理意识。如何设置密码可以看出一个人生活能力。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有心’。”
管理密码其实并不难,“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赵悦玲建议,“比如,按信息的重要性设置密码,可将不同信息的密码适当归类,切忌设置过多复杂难记的密码。举个例子,将涉及理财的同一类密码设为奇数,将涉及社会生活信息的密码设为偶数,这样就可大大简化密码负担”。
综合东方今报、数字商业时代、鸭绿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