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媒体点击

中国返乡女农民工调查——

她们是农村版“海归”

  她们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下一代,她们是农村版的“海归”。但同时,她们又是城市化欠账的缩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利用两年的时间对返乡女农民工群体进行深入的调研。可以说,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对返乡女农民工进行研究。调研结果令人惊叹。

  我已经不再是我

  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几乎都是在花季年龄开始走向城市,她们普遍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但对初次接触大城市的女孩子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她们看到了以往从没有见过的东西,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她们为了融入这个世界努力改变着自身。

  1999年,河南女孩丹凤来到浙江绍兴,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丹凤记得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是600元,她买了衣服、吃的,还买了一本书:《人性的弱点》。

  据调查,大部分的打工妹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是用来买衣服,或者是买多少年以来一直渴望买到的东西。“服饰和装扮是第一改变,她们学习说普通话,穿时尚的衣服,注重打扮,这都是进入城市后的首要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孟宪范说。

  返乡女工带来的变化

  返乡回来的打工妹们引人瞩目,她们从头发到衣着,从谈吐到行为举止,都是关注的焦点。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向别人秀一下自己的普通话;每个星期记得带孩子去县城洗澡;定期买漂亮的衣服,用品牌化妆品;注重孩子教育;和婆婆相处变得融洽;待人接物落落大方……

  调研组专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陈午晴博士对此感受深切。在他调研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具有鲜明个性的返乡女农民工。重庆市合川区某村李萍,1992年和丈夫一起远赴新疆乌鲁木齐打工。2001年她返回家乡。

  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返乡后在家做了五年的保险营销业务。陈午晴认为,李萍能够在农村顺利开展保险营销业务,与她多年外出打工经历带来的影响有莫大关联。

  “这些打工妹出去打工的经历给她们带来了正面的变化,同时她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陈午晴说。

  这一代人曾远涉他乡,却少有人希望子女复制那些经历。

  安徽省肥东县撮镇中岗村的阿珍刚成人就开始打工, 2004年,阿珍在家乡的开发区买了一间街面房开小卖部。她非常注重小孩的教育。在全国妇联2006~2007年对农村妇女状况调查的女性流动人口调查中,受教育不足是被反复提到的遗憾。

  城市化的欠账

  她们在最佳的年龄进入城市,在失去劳动力优势时返乡。这是所有回流农民工的共同特点。调研组通过在昆山等发达地区的调研结果表明,很多企业招聘员工的年龄要求都是18~22岁左右。

  “与男性相比,女性外出就业早、就业高峰比男性出现得早、退出得早,表明她们受教育机会少于男性,企业用工偏好更年轻的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时间短。”专家分析。

  而孟宪范在最新的一篇《她们是农村版海归》的论文中提到,“返乡”主要反映着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迁移障碍。

  她说,城乡二元结构背后包含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制度对于农村人口的排斥,使得农村人口流动面临着系统性制度障碍。如城市中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低工资,以及不能享有城市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上的福利。而这一制度长期的坚硬性,无疑是大量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

  专家认为,目前这种打工妹大规模返乡现象折射出我们城市化的欠账——有流动而无迁移的种种问题。这集中反映在,她们因生育而过早地中断社会劳动生涯、退回家庭的问题。

  “我总是会梦到广州,那个时候好年轻啊。”回到湖北老家的张玲抱着孩子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她在那个城市呆了5年,两年前因为长期流水线工作过度劳累,张玲被机器削去了一截拇指,在得到一笔微薄的赔偿金后,她回到了家乡。

  得到或失去,在这些返乡女工的城市经历中浓缩了太多的梦想。

  返乡的她们,正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生态,也向下一代传递着改变命运的梦想。

  据《小康》杂志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6 她们是农村版“海归” 2010-05-08 nw.D1000FFN_20100508_10-00006 2 2010年05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