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老兵再战震区

  据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 廖翊 

  

  出发时,这是一支只有五个人的队伍——4月15日下午,45岁的退伍老兵张佰钰与4位战友从家乡山东临沂急急赶往江苏徐州,当晚10时多乘上由青岛开往西宁的K173次列车。

  4月16日夜里12时,列车晚点到达西宁。走出西宁站,5人队伍“扩编”至20余人——在跨越6个省、长达近5000里的行程中,这支队伍神奇地完成了一次庄严而感人的集结!18日早上4时,全副迷彩装备的“临沂老兵志愿者”队伍整装来到玉树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部报到并领取任务,开始了在玉树的救援行动。

  军人可以流血

  百姓不可流泪

  4月14日晚,忙乎了一天的张佰钰回到家。这位曾荣立三等功的退伍军人从电视上得到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即刻与当地的“四位老哥”王凤民、黄夫现、姚文善、刘明辉商定,决定再擎“临沂老兵志愿者”的旗帜出征青海灾区,自己挑头负责。

  五位“铁哥们”有着共同的当兵、参战经历,其中黄夫现、姚文善、刘明辉更是上世纪70年代老兵。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张佰钰便与几位战友组织“临沂老兵志愿者”,驰援四川重灾区51天。

  “军令如山倒”,老兵们把春种扔下了,刘明辉正在家盖着房子,把瓦刀泥筐一扔,径直买迷彩服去了。

  15日晚,当5位离开部队二三十年的老兵一身迷彩服,扛着新买的4把锹镐、两大袋山东煎饼登上列车时,立即引起同在徐州上车的李玉伟、刘向东的关注。这两位从山东滕州赶往青海救灾的老兵迅即加入“大部队”。

  曾参加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援的李玉伟表示:“我们都在老家务农,但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曾经是一个军人,哪怕是和平年代。军人可以流血,百姓不可流泪!”

  张佰钰一行所乘坐的列车,长驱近5000里,一路吟唱爱的壮歌!

  做,不只是为心安

  而是传给社会温暖

  在玉树州体育场的一角,一间不大的板房,便是“临沂老兵志愿者”的住所和“战时指挥部”。队员介绍,为提高战斗力,老兵志愿团实行军事化管理,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一切听从队长张佰钰的指挥。

  来到玉树后,“临沂老兵志愿者”队员以自身技术优势,帮助灾区安装帐篷;发挥军人严谨作风,帮助当地民政部门进行地震伤亡家庭、人数的统计,核计并帮助救灾物品的分发,协助维护治安秩序;派出具有医疗专长的队员兵分两路前往偏僻受灾点为群众看病,发放药品;帮助各地抗灾救援物资的搬运、看护……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进行。

  “最大的问题是高原反应,由于体力付出大,睡不好,每天只能吃三顿方便面,所有队员都感到身体不适。”张佰钰说。

  然而,条件艰苦的板房内,却是欢融、乐观的气氛。

  “瞧,这是我们今天去山上为受灾群众送食物的照片,藏族大娘和小孩特别开心,向我们竖大拇指呢!”莱芜小伙吕伟锋将他拍的照片一一给记者看,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去的都是汽车去不了的地方,群众特别欢迎。”

  去玉树县仲达乡邱金达村的护理分队回来了,“那里离结古镇67公里,灾情严重,我们把药送到了各家各户,为伤员包扎、清创,在学校宣传平安知识……”同行的邱永军、李志仙介绍,“藏族百姓十分感动,说我们来帮助他们,他们更加感恩祖国。”

  “我们这个团队所有队员都有一个信念:做,不只是为了心安,而是传给社会温暖。”唐山女志愿者李志仙表示。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老兵再战震区 2010-04-21 nw.D1000FFN_20100421_11-00005 2 2010年04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