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视野

学习力,团队建设的起点

  潇 力

  

  温家宝同志不止一次地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更主要的是在公民素质上,学习上的差距就十分突出。以人均每年读书量为例,我国不到5本,发达国家是我们的3至4倍,其中日本18本,美国25本,以色列64本,而读书少只是学习力不够的一个方面。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团队也是如此。决定一个团队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因素就是学习力的高下。只有有了不断提升的学习力,才有不断提升的发现力、思想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当学习成为一个团队的重要特征,成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提高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并且形成了“好学、用学、乐学”的良好氛围时,这个团队就有了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的力量源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力是团队建设的起点。在这样的团队里,每个人就成为有用的资产,就会给自己、给团队带来增值。

  有人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书、读书,有着浓厚书香传承的民族,中国人往往将读书看成是生命的一种延续,一种使生命达到不朽的途径和手段。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对古人而言,而且其读书的目的往往是在于改变个人的命运。当今时代的学习最本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团队学习,它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了。

  团队学习是全员的学习。有人说21世纪最不受欢迎的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每个人面临的是充满竞争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对于那些没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则意味着,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前景。所以,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人的首选,成为每个人终身必修的功课。美国现在正在实行每人每年平均读书50本的计划,我们也应该制订全员学习的计划和制度,设立“学习月”、“调研周”、“联系点”等,鼓励每个员工如饥似渴、持之以恒地学习。

  团队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被动的“填鸭式”学习让人变傻,让人厌学;主动的“发现式”学习才能让人变得聪明,让人好学、乐学。主动学习不但要求自觉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要求主动地接受和发现知识,主动地磨炼和提升能力。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崔永元的“与万人谈”,就是让人主动地学习。而要激发人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将学习与工作、生活、思想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习有用,变成人的第一需求。

  团队学习是开放的学习。地球村时代,封闭诱发死亡,开放激活发展。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内容和形式都要开放,不仅要学习政治,更要学习经济、文化、法律;不仅要学习书面知识,更要向实践学习、向别人学习;不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要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东西;不仅要个人学,更要集体学、互动学。开放学习,形在比较,贵在发现,发现经验,发现问题,发现方法,发现规律。重点是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一个团队,最大的忧患是没有忧患意识,最大的问题是对问题没有警觉。

  团队学习是创新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不只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应用,应用是更重要的学习。这种应用最集中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学习不仅在于追求单个冠军,更主要的在于创造产生冠军的制度、流程和创新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性产品。而要形成适合于创新的制度和流程,并且让制度和流程有效地运转,必须有明确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文化,让创新精神成为统摄产品和流程的“隐性操作系统”。一个创新的团队,每个成员都要有创业、创造的激情和冲动,都要有创造“尖叫”的机会和智慧,而这一切也只有通过团队学习才能实现。

  这样的团队学习最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最能发挥组织的活力,因而也就最有效。有人把它总结为“链式学习”,并提出了6个具体环节,即找问题、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知识共享、深入研讨、实现创新。这里发现问题是前提,小组讨论和个人自主学习是基础,知识共享和深入研讨是关键,实现创新是目的。

  学习也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世上回报最丰厚的投资,任何交易场所都买不到像学习这样好的“期货”。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要我当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让我不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意当一位不爱读书的国王。

  让我们记住:学习改变命运!21世纪,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多、更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07 学习力,团队建设的起点 2010-04-19 nw.D1000FFN_20100419_5-00007 2 2010年04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