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仁心不再 妙手何用

  张永贵 

  

  如果孩子在医院里输氧,突然得知用的是工业氧而非医用氧,家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答案恐怕是:恐慌+愤怒。这等奇事真的就有,湖南郴州一家儿童医院就这么干过。这几天,事情一经披露,谴责之声沸反盈天。

  因为工业氧与医用氧的差价,利令智昏之下,院方罔顾其种种危害,玩起了偷梁换柱的把戏。工业氧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极为有害的气体,一旦病人吸入过量,会发生呛咳、结痂等现象,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病症,极易造成病人吸氧量不足而出现生命危险。更可怕的是,早在一月份,当地药监局介入调查期间,医院不但没幡然悔改,依然我行我素,直至曝光。而且,干这档子事的医院不止一家。把“利”字摆中间,医院显然对“尊重生命”这一社会良知的底线付之阙如。

  用工业氧代替医用氧,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零和博弈”,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对院方而言,虽有暴利,却失底线;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恐惧和伤害,对医生产生极度不信任。

  没有道德的生意是一种毁灭。郴州继“儿童血铅中毒”事件之后,当地医院“用氧”秘密又浮出水面,人们当然要从多个角度加以检视。比如,暴利使然;比如,疏于管理;又比如,腐败参与。笔者更想说,是医院的个别医生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一句话,良心没了。这是最可怕的。它可以直接导致寻求暴利,导致冷漠麻木,导致腐败滋生,导致草菅人命。

  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叫特鲁多博士的医生。95年来,全世界的人们慕名前往瞻仰他的坟墓,为的是亲眼看看那则流播甚广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常常”、“总是”,像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出三种行医的境界。于是,世人把这句话作为医生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

  在中国,老百姓则喜欢用“妙手仁心”来形容白衣天使。这是一种褒奖,也是一种愿望。“仁心”是前提,是根本。可惜有时候,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就医生而言,当“仁心”不再时,“妙手”又有何用?

  我们也看到,在不少医患纠纷中,人们质疑和指责的不是医疗技术,而是医生的道德准则。医生这一职业之所以特别,他们的道德水准之所以令社会关注,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是因为医生身上寄予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希冀,是人类悲悯情愫的信仰所在。

  但愿用此氧代替彼氧的医院是极少数,虽然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依然相信善良,为这世上有如此多的仁心而惊叹。或许,恶行是善良偶然崩溃的结果,一种非常偶然的破裂。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仁心不再 妙手何用 2010-04-15 nw.D1000FFN_20100415_13-00002 2 2010年04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