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观天下·深读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被称作世界上最漂亮的莫斯科地铁,3月29日接连遭遇两次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继2004年地铁袭击后,这隆隆爆炸声使得俄罗斯人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又一场地铁惊魂,也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莫斯科。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俄达吉斯坦共和国又接连发生爆炸事件。这几起恐怖袭击都指向北高加索极端势力,俄反恐局面骤然趋紧。

  亮剑 先发制人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4月1日抵达俄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进行视察,他在当地举行的安全问题会议上说,“应采取更加严厉和先发制人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

  就此,梅德韦杰夫还提出了加强内务、安全部门和法院力量以及向有利于反恐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帮助等五项基本任务。他强调,只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战胜恐怖主义。

  俄罗斯总统新闻局说,总统梅德韦杰夫已下令本月19日前在北高加索联邦区设立一个独立的反恐工作组。

  俄总统新闻局说,梅德韦杰夫已责成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内务部长努尔加利耶夫和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负责组建这一反恐工作组。

  梅德韦杰夫同时要求在30日前就北高加索联邦区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的纲领提出相关建议。

  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日前证实,俄罗斯将效仿美国,设立恐怖威胁等级警示系统。

  美国的恐怖威胁等级警示系统将恐怖威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不同颜色来表示。正常情况下恐怖威胁等级标识为绿色,最高威胁等级标识为红色。恐怖威胁等级由国家安全部门来确定。

  体制 更为强化

  俄罗斯接连发生的爆炸恐怖事件,正考验着克林姆林宫的应急反应能力。俄罗斯一些专家表示,爆炸事件不会让俄罗斯改变其反恐体制,而只会加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人文社会系系主任波洛马连科说,在反恐方面,俄罗斯有联邦紧急情况部、情报机关和强力执法机关。前不久,制造彼得堡涅辅特快火车爆炸事件的恐怖集团已被摧毁。“现在政府正在调查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的恐怖集团,并一定会将其摧毁。” 

  波洛马连科说:“世界各国经常发生各种恐怖事件,而在俄罗斯,发生在公共交通上的恐怖事件比较多。普京总理已召开高层领导会议,专门讨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反恐措施。近期发生的各种恐怖事件不会导致反恐体制的改变,只会加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友谊》报总编辑兹布罗耶娃说:“俄罗斯中央政府和共和国在反恐机制上,很多地方正在完善。

  兹布罗耶娃还指出,俄罗斯民众对于恐怖事件的警惕性有待提高。人们更多考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很少考虑身边是否有可疑的人或者可疑的行为。“这可能是由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波洛马连科指出,恐怖集团一般会对自杀式袭击者进行心理教育,“国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尤其是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教育人民加强警惕。”

  根源 旧伤难愈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江涛撰文说,“3·29”爆炸案首先是北高加索(尤其是车臣)分离分子和恐怖分子对俄罗斯反恐行动的直接报复和反应,他们显然是借此表明其依然存在,而且很活跃。

  俄罗斯曾经两次对车臣用兵,打击那里的分裂活动,给车臣非法武装以重创,也使车臣境内的恐怖活动有所收敛。近年来,车臣开始进入常规状态。但是,恐怖分子的幽灵却始终阴魂不散,他们采取“游击战术”,不断制造恐怖事件。这次的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不过是其一系列恐怖行动的最新体现。 

  其次,“3·29”爆炸案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前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俄经济有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财富分配的阶层不均衡等问题。而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油价的下跌,俄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仅2009年其GDP就下降约8%,并出现了少有的反普京示威和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原先被掩盖的经济和社会矛盾释放出来,而恐怖分子也利用这一机会,网罗“人才”,采取极端手段对政府施压。

  再有,“3·29”爆炸案是俄罗斯民族矛盾激化和某些国家或明或暗支持的必然结果。俄罗斯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早在苏联时代,俄罗斯的民族问题就相当复杂。苏联解体后,北高加索地区成为俄民族问题不断激化的动荡带,当地的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不断滋生蔓延。而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组织出于民族和宗教原因及遏制俄罗斯的需要也在背后对这些极端势力进行支持,并不断煽风点火。

  契机 重塑形象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复杂的。这一事件使得车臣和北高加索安全问题再度凸显,在经历了一轮斗争后又回到原点,但也可能使俄罗斯抓住这一机会,强化打击极端势力的决心,甚至可能涉足其以前没有涉足的地区和领域;这一事件使得本已低迷的俄经济雪上加霜,在短期内有可能给俄社会带来动荡和恐慌,却也有可能使得俄罗斯人雄起,成为凝聚民众信心和决心的动力;这一事件使普京身上的神圣光环逐渐暗淡,一扫过去十年执政时期的丰功伟绩,并对磨合中的梅普组合构成巨大考验,但是也无疑是梅普重塑强人形象的契机,从而巩固其执政的基础,为未来的大选加分。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也再度将公共交通系统安全问题摆在世人面前。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地铁成为恐怖势力和极端组织频频光顾的地方。东京地铁毒气案、马德里火车爆炸案、伦敦地铁惨案以及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等,都在提醒我们,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安全相当脆弱,风险极高,必须着力应对。

  本版图文据新华社、《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观天下·深读 00014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2010-04-12 nw.D1000FFN_20100412_4-00014 2 2010年04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