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

过硬作风 水磨功夫

——三论贯彻“两会”精神做好当前工作

  本报评论员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机遇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很多。浙江要开创工作新局,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有实质性进展,在改善民生上继续走在前列,各级党员干部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方法,注重统筹兼顾,转变工作作风。

  破解发展难题,一定要有过硬作风。

  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自然禀赋一般的浙江为什么总能开风气之先,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总结原因和经验,最根本的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创业。最可贵的是,各级党委、政府一以贯之地破除制约发展的桎梏和障碍,与时俱进地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激情、智慧和动力竞相迸发。当前,浙江要提高发展层次,改变发展形态,实质上是一个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问题。然而,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啃的都是“硬骨头”,涉及的都是重大利益调整。无论是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推进保障体系,还是统筹城乡、加速融合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遇到的阻力势必更大、碰到的困难势必更多、牵涉的群体势必更广,需要协调的关系势必更复杂。能否推动改革,既是对各级干部能力的测试,更是对作风的考验。

  组织上把干部配置在各个岗位上,不是让干部来享受的,而是要干部去攻坚、去担当。只有切实解决了“愿不愿”改革的问题,才能解决“能不能”改革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省委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抱着“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起精气神,定下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杜绝庸懒、提能增效,以过硬作风化解矛盾、突破难点,抓紧建立有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讲求发展质量,还得有水磨功夫。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发展道路上看似“两难”的困境越来越多:既要保持增速,又要防止通胀;既要扩大生产,又要节能减排;既要淘汰落后差能,又要扩大就业;既要内生增长,又要保出口份额;既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不丢传统产业……同时,社会转型产生了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也会让党委、政府在制订社会政策、发展社会事业和进行社会管理时深感纠结。在这些方面稍有不慎,都可能顾此失彼,吃力不讨好。但是,这些矛盾是特定发展阶段特征的具体呈现,避不开,绕不过。我们只有积极寻求矛盾之下的对立统一,并把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才能正确认识、直面应对。

  各级干部要结合巩固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既要具备过硬作风,保持昂扬斗志,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耐心和韧劲,不怕烦、不怕难,统筹兼顾,用水磨功夫使经济、社会转型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把工作做细致还不够,要把工作做细腻,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宗旨,充分保护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所有正面的力量都运用到保障、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同时尽可能地消除负面因素。用上水磨功夫,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不仅要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不但要追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行事畅快,也要筹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策略迂回。要善于在复杂环境下打开工作局面,把握规律、节奏和分寸,积小胜为大胜,变量变为质变,最终实现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 00001 过硬作风 水磨功夫 2010-03-24 nw.D1000FFN_20100324_7-00001 2 2010年03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