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人文中国的历史回归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教授 吕洪年
在“人文中国(杭州)高峰论坛”上,引起我深刻思考的,是这样两个问题:即到底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中国”。我的回答很简单,所谓“人文”,便是“与人有关的文化”,可以分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社会;三是人与自我。所谓“人文中国”,就是在“与人有关的文化”中,特别看重“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这两方面的内容。所以,人文中国有着人文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生生不息的繁衍;二是文明的历史七八千年连绵不绝;三是符合国情的各种制度使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
正因为我国是一个人文的国度,一个充满了社会性和思想性的国家,在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全球已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进入网络、信息文明,在即将迎来太空文明之时,特别敏锐地觉察与意识到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过度建设造成气候不断升温而带来各种隐患。
据权威的《自然地理》杂志2009年9月号上公布的数据:在世界最大的33个三角洲地区,已有85%在近10年来遭受了史前时期“海浸海退”那样的严重洪涝灾害。如果海平面继续如预期那样的在气候变暖过程中加速上升,每个大洲上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的三角洲都将处于危险之中。在五个级别的评价体系中,处于最危险级别的11个三角洲里有三个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居前列,被列为“最危险三角洲”之一。
从人文中国的人文精神出发,我们中国人首先意识到“保卫地球村”的历史责任,不仅在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谈时,呼吁节能减排低碳,应当成为全球人的共识,并且还从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张改善环境,低碳先行,以为国策。
不久前,我参观了全国首家快速建造的《杭州低碳科技馆》。对于杭州市提出的“推动低碳创业,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印象深刻。
这里仅就“低碳生活”这一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公民的热点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以供大家探讨、切磋。因为事实很明显,一旦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国际公约,每一个国家每人每天的碳排放都有一个控制的指标,达不到这个指标,你就得支付一定的碳资金,到那时,你就不得不像乔治·马歇尔在《戒碳》一文中所说的:“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事实之后,关键在让人们面对现实做出改变,而不是摇摆于心血来潮和义务之间。”简单地说,作为人文中国的一员,我们在尊重自己的生活权利的同时,同样也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权利。
低碳生活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一个人,虽然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为了拯救我们人类所共有的,也是唯一的地球。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低碳生活方式不是一种抽象的理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努力,都弥足珍贵。现在,在全球各地,已经有许多深谋远虑的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进行各式“低碳”甚至“零碳”生活的家庭试验。
从网站与媒体上看,我国民众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志愿追求与刻意探索者,尚不很多,但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延伸发展的低碳举措,却已有不少。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四种:一是保护水口树,营造碳汇林;二是利用太阳能,屋顶光伏电;三是计算碳足迹,保持原生态;四是出行“脚踏车”,低碳又轻便。
践行“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亲身参与,倾心感受,冷静反思,并内化个人的生态素养和理念。让我们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志愿者、探索者,成为“低碳生活”的示范家庭。让我们在传承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创新发展,以新型的“低碳生活”方式传世,而成为后人推崇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