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 牵动万人心
本报杭州3月21日讯
记者 刘慧
自从温总理在“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希望长期分隔两岸的黄公望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能够早日团圆后,浙江博物馆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个周末,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人们,走进位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武林馆区三楼,一睹《春富山居图·剩山卷》的真容。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段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世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在经历了曲折的传承后,于1956年被浙江博物馆收藏,成为浙博的镇馆之宝。对此画卷异常珍惜的浙博,至今仅公开展出过4次。自去年武林分馆正式开放以来,此画作作为重点首次长期在馆中展出。许多人第一次在现场看到,浙博馆藏的《剩山图》宽31.8厘米,长51.4厘米,因为此物不断易手,名人藏家们的题跋和文字也被裱到了画里,因此这件镇馆之宝总长已经超过8米。
“真是太神奇了!”许多观众在看了实物、听了解说后,才知道了这件宝贝的来龙去脉。面对画卷久久不肯移步的人们无不遗憾地说,没想到经历了种种磨难和长久分离之后,《富春山居图》却被一湾浅浅的海峡隔开了。“要是《剩山图》能够与《无用师卷》早日合璧展出,那该多好啊。”来自上海的大学生李佳说出了现场观众的心里话。
展厅里,许多看了还不过瘾的观众提出,这幅传世之作过于传奇过于深奥了。他们建议浙博采用适当方式,就此画的相关身世和艺术价值,向公众作些知识普及。“这不仅是增强大众文物意识的好机会,更是展示浙江博物馆的一个大平台。”浙博表示,眼下他们正在筹划一个多家单位合作临摹《富春山居图》的大型活动。届时,有兴趣的市民别忘了去参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