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世界

爆炸声中求生

退役美军讲述伊拉克拆弹故事

  反映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在巴格达作战的影片《拆弹部队》成为今年奥斯卡奖最大赢家,独获6项大奖。不过,不少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官兵批评影片存在不实之处。

  一名退役美军“拆弹专家”向记者讲述了拆弹部队的真实工作状况和如何在炸弹丛生的伊拉克求生。

  两大不实

  这名退役华裔士兵姓刘,曾在巴格达服役很长时间,任务是排除地雷。

  他说,美军专门负责排除炸弹的部门叫拆弹组,是排雷组的升级版。排除路边炸弹的工作与排除地雷性质相通,《拆弹部队》中的情节基本属实。

  对于很多美国退役老兵指责《拆弹部队》存在不实之处,他认为,影片中确实至少有两处情节失实。

  第一,在电影反映的年代,美军制服还是沙漠迷彩,不是电影中的数字迷彩。的确,电影中的美军制服和记者眼下在巴格达亲眼看到的一模一样,颜色发青,据说刚装备部队不久。

  第二,美军与武装人员互相狙杀的情节中,美军使用的是M82A1反器材枪。“那枪绝不是用来打狙击的,这是电影的硬伤,显得比较业余。”

  如何找弹

  记者向这名刘姓士兵请教,如何在满地垃圾中发现路边炸弹。

  他说,识别路边炸弹的逻辑非常简单,“那些东西不该出现在这里”。

  美军的巡逻路线比较固定,对巡逻区都有照片备案,比如,一个家禽市场,平时地面都是动物尸体,如果某一天突然多了一堆砂石,就非常可疑。

  美军一般都会要求巡逻区内的商户定时清理垃圾,所以巡逻路面比较干净。一旦突然多了一堆垃圾,会立刻引起注意。

  遇到以上两种情况,根据标准程序,美军通常先设立防护圈,然后拆弹组或者排雷组进入场地。如果发现爆炸物,他们先侦测爆炸物类型,然后决定是拆除还是引爆,工作完毕后清理现场。

  他说,武装人员常用的路边炸弹是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政权遗留的弹药,比如155毫米口径炮弹。

  这类爆炸物威力极大,爆炸的冲击波就能把人震死,这也就解释了《拆弹部队》片头那名美军为何穿着防护服并且距离很远,却依然被炸身亡。

  亲历排弹

  记者本人在赴任第一天就遭遇路边炸弹排爆,现在想来仍惊魂未定。

  记者今年1月中旬抵达巴格达。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记者发现,虽然高速公路有三条车道,但所有的车都在一条靠边的车道上行驶,司机们探出头来朝不远处指指点点。

  100米外的桥下,3辆悍马军车停在路边,10余名伊拉克军人躲在车后,一辆重型排爆装甲车伸出机械手正在处理着什么。

  分社雇员观察了一会儿说,这是伊拉克军人正在排除路边炸弹。

  怎样保命

  按照这名刘姓美军士兵的说法,武装人员通常将路边炸弹埋藏于道路拐弯处,原因是司机拐弯时一般会减速,炸弹在那里杀伤范围大,容易致使重大伤亡。

  他告诫记者,如果外出采访,开车经过拐弯处时一定要快,尽量减少受到伤害的可能。另外,汽车玻璃一定要用胶带或透明胶布贴成米字形,减少爆炸时玻璃飞溅的可能性,避免遭受次生伤害。

  对于防不胜防的汽车炸弹袭击,刘说,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但他教了记者几招预判方法。

  伊拉克是一个由部族组成的社会,武装人员对不少部族长老非常尊敬,政府有事经常也只能求助长老。“当地有些老人一般能知道何时、哪里会发生袭击,因此在驻地附近与他们搞好关系很重要。”他说。

  另外,要学会推敲袭击者的思路,了解什么样的地方容易遭袭击、为什么会遭袭击。这样反推回去,就能大概知道某个时间段自己需要避免去什么地方。

  最后要学会观察自己平时出入较为频繁地段的规律,“如果一条路平时有很多人走,突然某一天只有一两个人在观望,你难道不会觉得奇怪吗?”(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浙江日报 世界 00007 爆炸声中求生 本部记者-新华社记者-编辑中心—要闻编辑部-浙江日报 2010-03-12 nw.D1000FFN_20100312_2-00007 2 2010年03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