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热风社会

饭碗里的理想

  陈洪标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之前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现在,很多国家又开始面临这个难题。

  那么,他们的大学毕业生是怎么找工作的?

  先学会生存,再实现理想,是他们的普遍途径。

  在印度,有调查显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0%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其余除了部分人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调整心理预期。一些学生也只能放弃专长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售货员、大学生司机。

  在巴西,大学生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俄罗斯,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达到90%,跨入大学校门只是被看作成年生活的起步。所以,毕业后往往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再进行相关专业的再学习和再培训。

  在德国,大学毕业生开出租车、当店员已很平常。

  在欧洲,大学生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几乎就已经开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很多大学生在学校读了4年书,就已经有4年兼职的工龄了。尤其和我们读研究生不同,大学生在本科结束后,暂停学业,找工作,哪怕是体验生活,也要给自己的求学一个空挡期,之后,再升入硕士阶段。

  在发生金融危机后,虽然欧洲各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不少国家还达到10%以上,但欧洲各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相对良好。因为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是从无报酬的实习工作开始的,学习职业技能,最终寻找机遇实现就业,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

  不过,不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始终有明确的目标。也因此,大家多了干劲,少了沮丧。


浙江日报 热风社会 00013 饭碗里的理想 2010-03-12 nw.D1000FFN_20100312_12-00013 2 2010年03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