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热风社会·脉象

当回乡人碰到村里留守人

在农村回一次传统道德“炉”

  本报记者 陈洪标 

  

  正月里,每个空空的村庄又满满聚拢了人。在外的人这时候都回到了农村家乡。当这些外出回乡者碰到村里的留守人,又会碰撞出哪些价值观的火花?

  外出者的哪些作为能让老家人尊重折服?他们带回的哪些价值观能让老家人认同?

  而面对留守在家乡的人们,依然坚守着传统美德时,这些回乡人又会有什么感触?

  元宵节前两天,记者在兰溪市梅江镇几个村采访,见到了这两个群体之间发生的故事。

  一坛酒为啥两个价

  为人一定要诚实

  梅江镇潘宅村22岁的小汪,元宵节一过,就要回义乌一家贸易公司去上班,想给老板带点土特产,想来想去只有带一壶梅江高粱烧,才能让爱喝酒的老板喜欢。

  梅江高粱烧在当地很有名气。村里很多人家都做着卖。小汪妈妈让小汪去同村潘继善家看看,今年没听他家卖过高粱烧,所以应该还有存货。

  潘继善家今年烧了40公斤高粱烧,三家亲戚买去了30公斤,还剩10公斤留给自己家里喝。

  小汪上门,潘家看在是同村人的份上,就答应匀出5公斤。

  可是等灌满了壶,潘家只收了70元。小潘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别人家的酒卖16元1公斤,他家为什么卖14元1公斤,难道这酒不好?

  小汪不放心,他担心如果酒真的不好,老板喝了岂不是不开心。他耍了个小聪明,以补10元钱的理由再次到潘家,说,酒大家都卖16元1公斤,自己应该补钱。

  潘家说什么也不肯收这钱。原因是,他家的高粱烧质量确实不比别人家差,只不过,一坛酒15公斤,尽管是一样的酒,但是这烧酒有一个特点,坛子最上面的是最好的,特凶特醇,下面的酒要稍微差一点,所以上面的5公斤卖16元1公斤,下面的10公斤卖14元1公斤。他卖给小汪的酒是酒坛下半部分的,所以只要14元1公斤。

  小汪听后,傻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说同一坛酒还有上下的好坏之分,如果潘家不说,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就算别人知道了,人家也都是卖同一个价,就老潘这么实在,反而还被怀疑,小汪心里很愧疚,也为老潘的做人所感动。

  他说:“现在哪里还有这样诚实本分的人,老家人果然实在。”

  “做人就是要本分,在农村,人和人的关系,无论亲戚还是乡亲,耍心眼,玩小聪明,是行不通的。这不像在外面,你忽悠人家一次,人家也没机会找到你,在村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日久自然显人心。”潘继善说,无论是烧酒还是卖酒,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尽管这其中的奥秘只有爱喝酒的人才能分辨出来。但是,他既然知道了,就不能占人家便宜。

  光有钱不会被尊重

  走正道才是正理

  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赚钱了。叶村七八十户人家,就有二十多辆小车。但是,你在外面赚了钱,回到农村老家就会被人尊重吗?

  “不一定。”陈大爷告诉记者,“过去,大家穷怕了,谁家有钱,谁家喉咙就响。现在却不一样了。”村里发生的两件事情就可见一斑。

  前几年,村里有户人家的一个女儿到义乌打工,没过两年,就带回来一个小孩,原来是老板和她生的儿子,老板给了这户人家一大笔钱。结果,他家造起了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还给孩子落了户。

  当时,村里人对这件事就有看法,说村干部不该只认钱不认人,什么人都敢落户到村里。

  今年又发生了一件事。村里一户人家在外面摆摊代销厂家的商品,经过两年的交易建立了信任,单子越来越大,然而,就在厂家发了一批大宗货物之后,这户人家连夜将货转移到另一个城市,以此积累了一笔钱,在城里买了几幢房子。

  正月里,这户人家开着奔驰车回来了,是全村在外面赚钱最多的。男主人向村党支部提出要给已经做了几年预备党员的儿子转正,结果,村里的几位老党员说,这样歪门邪道做生意,就不是合格的党员应该做的,不能给转正。对方不死心,四处活动,最后还是没通过。

  现在,村里人出去的,赚钱多的不少,但村里人的态度反而转变了,对那些赚钱来路不正的人家,不但不眼红,更没人巴结,只有看不起。而对那些来路正的,除了羡慕,还会让自家子女也跟着去打工。

  陈大爷说,“我们这些守在家里的人,就是要告诉你,做人就是要走正道,要不然,钱多反而遭人骂。”

  凑出七天七夜的戏金

  在外的名声最重要

  年底,村民陈更生从义乌回到老家叶村。施工队已经按时将他的新房子建好了。为庆贺乔迁之喜,他想起凑份子请戏班子,在村里唱三天三夜的戏,热闹热闹。 

  请戏班子来村里演出是农村的一项重要文化社交活动。办事的人家,要么自己掏钱请戏班子,要么由他家起头凑份子。这既是办事人家的节日,也是全村每家每户的节日。

  但是,陈更生没有把握,因为去年村里第一次把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建了停车场,安装了健身器,造了公共厕所。村里也想庆祝,也想做戏,只是苦于没有钱。他担心,自己这个时候请戏班子,村里人会不会理会自己。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家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他,比原计划还多出了一倍多的戏金,最后,村里做了七天七夜的戏。

  村里人为什么那么支持他?

  原来,陈更生家里很穷,但很讲信用,从来一是一,二是二,做人很硬。十年前,他到宁波的码头当搬运工,是村里最早出去打工的,后来到义乌开早餐店,全靠自己的勤劳赚了点钱,现在回老家造了村里最好的房子,在乡亲们眼里,这样的小伙子才是有出息,才是成功的标志。

  这件事,让陈更生这帮在外打工的小伙子,看到了村里人对成功的传统观念。到外面去打工,你在外面干的名声怎么样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剩下的才是:是干技术活还是干苦力活;是合同工还是临时工;是给公家干还是给私人老板干;是给国家干还是给自己干。而钱赚多少,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反而越来越被淡化了。

  出钱请戏也没人看

  不孝顺没人看得起

  同样是做戏,叶村隔壁村的一件事结果正好相反。有人出了钱请戏没人看。

  一位陶姓的村民回乡后,听村里人都在谈论叶村做了七天七夜戏这件事,说正月里,自己村里也能请戏班子来热闹热闹就好了。

  这位陶姓的村民一想,正月初十正是自己母亲过世的百岁忌日,于是,他就起头去凑份子,结果村里没有一户人家当场掏钱的,但因为在正月里,人家也不好拒绝,就说他请来先做,钱到时大家再出。

  他一气之下,八千块钱的戏金全都由自己掏腰包了。反正这几年在外面打工也赚了些钱,不就三天三夜的戏吗?

  可是,等他到浦江请来了戏班子,在初十开戏当晚,台下看戏的却没有几个人。接下来的二天还是一样,冷冷清清,看戏的没有做戏的演员人数多。

  为什么会这样?他想不明白,后来还是他的叔叔给他挑明了原因,事起十年前,他的母亲生病那段日子里,他对待病床上的母亲很差,在村里落下了不孝之子的名声。村里的老人关起门来,拿他的事例作为教训子女的反面典型。生前不孝顺,老人死了这么多年,这次倒想请戏班子来给自己撑门面,还是没有谁买他的账。

  这件事阐述了农村的一个硬道理:在农村,对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孝顺,谁还敢相信你,和你交往。所以,也没有人会看得起你,不管你在外面多威风,多有钱,回村里来,你还得低三下四。


浙江日报 热风社会·脉象 00014 在农村回一次传统道德“炉” 本部记者-陈洪标-钱塘周末部-浙江日报 2010-02-26 nw.D1000FFN_20100226_3-00014 2 2010年0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