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江东推行阳光账本

  记者 张品方 陈醉

  报道组 张绘薇 

  

  本报讯 “1月12日接待考察团客人8名,费用1080元;1月20日领用笔芯一支;1月29日领取水杯两个……”最近,宁波江东区东柳街道2010年1月的行政开支清单新鲜出炉。据了解,全区95%的机关单位每月都定期公布公务开支明细。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务消费缺乏有效约束,公开账本是向群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情况,有利于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江东区委书记暨军民介绍说。从2004年开始,该区就尝试在机关自动化办公系统上公布行政开支明细账。

  江东的“阳光账本”很“通俗”。登录自动化办公软件,页面上出现“财务管理、行政事务和公用物资管理”等5大类28项公示栏。账单上每一项支出都详尽列出经手人、事由以及金额等内容。“‘阳光账本’使得公务消费由‘大锅饭’变为个体化消费,落实到具体的人。”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现在账要记到个人头上才算数,就像工作中的‘责任制’,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花销‘负责’。”做了10多年会计的李丽馨这样理解“阳光账本”。换作以前,账务明细可是财务和领导间的“秘密”,她只需简单地把发票累加,核出总数入账。这种“粗放模式”很难排除“暗箱操作”。

  “我现在没权请客了。”账务公开后,江东区卫生局局长王国坚一脸轻松,都按程序走了,工作自然好做了。他说,账务公开后,局里所有的招待都要通过办公室统一安排,谁都不能、也不敢私自接待客人了。  

  “糊涂账”变成“经济账”、“节约账”。在江东很多施行“阳光账单”的机关单位,小到纸张,大到电脑、机器更换,领用前都要先上网公示,该不该用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糊涂账”理清了。去年东柳街道70名工作人员一年领笔328支,笔芯278支,不到以前一半的用量;每个科室每月电话费用平均只有五六十元,也比以往节约了三分之二左右。江东区人事局2009年行政开支也比前一年下降18%左右。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江东推行阳光账本 分社记者-张品方-宁波分社-浙江日报 2010-02-10 nw.D1000FFN_20100210_2-00003 2 2010年0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