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世界

乡土社戏全方位样本

看戏文,找回浑厚古朴的年韵

  本报记者 刘慧

  

  浙江是一块戏曲的沃土。浙江的“戏文”丝竹悦耳,笛声悠扬,旖旎作舞,婉转而唱……一声声都是乡土中生发的民间智慧。

  昆剧、京剧、越剧、婺剧、绍剧、甬剧、姚剧、杭剧、湖剧、睦剧、瓯剧、新昌调腔、宁海平调……无论哪个剧种,浙江梨园所演绎、展示的情感审美,其内涵和形态,正如江南之水的绮丽和丰沛,缤纷华美。

  过大年,唱大戏,那是这片土地绵延了数百年的文化形态。春节前后,戏曲在浙江大地姹紫嫣红开遍,一场接着一场的乡土社戏那真叫红火。

  从浙江的东、西、南、北、中各撷取一个戏曲故事的片段,拼成的便是乡土社戏当下生态的不完全样本——

  东:宁海平调

  “耍牙”绝技让你大开眼界

  在一阵喧闹的锣钹声中,伴随着高亢、嘹亮的唱腔,一个面目狰狞的“二花脸”演员在腾滚挪移、甩袖转身的一刹那,突然从嘴里吐出5厘米长的獠牙,这些尖利的獠牙在他的口中不断吞吐翻飞,变化多端,招数之多犹如川剧中的“变脸”绝活。

  “耍牙”本是一项独立的技艺,自从被宁海平调吸收后,二者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共生关系,成为极具特色的地域性演技。宁海平调用独特的“耍牙”绝技,丰富了戏曲脸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至今国内无二。

  在宁海平调的代表戏《小金钱》中,“独角龙”以精湛的“变口”功夫,配合平调“三大一小”和《将军令》等曲牌,刻画出其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和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整个表演过程如龙蛇行地,而“耍牙”技艺更是锦上添花,恰到好处。

  如今,宁海平调耍牙技艺的第四代传人叶全民,通过不断研究和试验,已将耍牙技艺从8颗发展到10颗,耍法和造型也由原先的13种发展到40余种,更加体现出耍牙技艺的灵活性。

  西:婺剧

  400年的老戏种“活”在当下

  在戏曲界流传着一个说法:“中国戏曲史的一半在浙江,浙江戏曲史的一半在婺剧”。1个多月前,由中央电视台和缙云县婺剧促进会联合摄制的首部全面反映婺剧历史和艺术特色的纪录片《婺剧魅影》登陆了央视戏曲频道。

  “妙舞清歌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说的是百姓喜看婺剧的盛况。有着400多年历史婺剧那古老的“咦啊”声,如今依然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里悠悠飘荡着。

  早在3年前,为保护、促进婺剧发展,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金华市热心婺剧事业的民间人士成立了婺剧促进会,以推动婺剧的普及和发展。

  在金华婺剧促进会的努力下,婺剧票友们的热情一次次被点燃,在一浪接一浪的推广活动后,看的人多了,演出市场火了,年轻人也被打动了。如今,金华市已有45所“婺剧进校园”试点学校,永康市100多位20多岁的婺剧爱好者还自发组织成立了婺剧QQ群。

  义乌婺剧团因为“生意”火爆急聘演员,义乌市政府还斥资300多万,直接委托金华艺术学院定向培养40名演员。对此金华艺术学校校长张建敏感慨万分:“还没成材,学费就有人埋单,我在婺剧界闯荡多年从未听说过这等好事。婺剧真的‘活’了。” 

  南:瓯剧

  年轻的面孔吹来清新的风

  舞台上,小生方汝将独到的“麻雀步”,小旦蔡晓秋细碎的“跌步”,准确地演绎出瓯剧代表剧目《高机与吴三春》。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个个青春的符号,给古老的戏剧舞台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古老瓯剧在新一代年轻人为台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一大批文武兼备、有德有艺的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纷纷涌现。

  面对新时期,剧团怎么生存?如何发展?方汝将、蔡晓秋两位年轻的瓯剧演员给出了回答:古老的瓯剧必须争取更多的青年观众,传统的戏剧舞台更需要一流的年轻演员。

  温州瓯剧团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的年轻演员们唱、念、坐、打样样出彩,拳打脚踢,刀来剑去,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无不让人眼睛一亮:瓯剧团怎么好像一个行当齐全的青春剧团?

  “为了争取观众,针对不同的观众群我们一出戏就有好几个不同版本。”方汝将拿《高机与吴三春》来举例,这出戏在乡村特别受欢迎,因为农民特别喜欢看故事,《高机与吴三春》在首演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竟巡演了上千场,今年春节还没到,戏单早就订满了,从年初二出门演起,大概要演到四月春暖花开的日子。

  北:湖剧

  没有了剧团也一样在演

  虽然湖剧团已不复存在,但舞台上,年已65岁的肖明芳和包弟还是兴高采烈地展示着湖剧《朱三刘二姐出奔》的绝活。

  掌声中,肖明芳和包弟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舞台。

  1966年,湖州市湖剧团、嘉兴市双胜湖剧团、德清县湖剧团3个专业湖剧团体先后成立,湖剧民间班社也不胜枚举。上演的剧目有湖滩艺人自编自演的《麒麟带》,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水乡游击战的《太湖红浪》,有义和团传奇剧《长城歌》,有据《九锡宫》改编的《程咬金戏谏小唐皇》,有本地民间故事《朱三刘二姐》……尤其是那保留下来的“阴阳嗓”男旦唱法,在我国戏曲剧种中实为罕见。

  但随着新剧目的匮乏和观众的流失,1993年后,湖剧团陷于困境,青年演员频繁跳槽,剧团后继乏人,逐渐失去活力。2000年,湖州市湖剧团被撤消。

  虽然剧团解散了,湖剧作为浙北地区唯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依然有其文化艺术价值。2006年底,湖州市群众艺术馆创作了湖剧现代小戏《山那边有座亭子》,邀请原湖州市湖剧团演员出演,在浙江省“群星奖”小戏曲会演中一举夺得了多项金奖,没有了剧团的湖剧依然在顽强地上演。

  中:新昌调腔

  告诉你最初的戏文什么样

  在农村里演出的新昌调腔,开场先有一阵锣鼓,那叫做闹场,所谓“锣鼓响,脚底痒”,是用来召唤观众的。新昌调腔如同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最早的戏文什么样?看新昌调腔就能略知一二。

  刚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新昌调腔还很不景气,演出调腔传统大戏《闹九江》时,新昌调腔团团长陈颂军紧急借了5位演员和3位乐手,才勉强把这出有关陈友谅、朱元璋的戏文演了出来。

  这两年新昌调腔真正活转过来了。新昌调腔剧团和绍兴市艺校合作,开了个五年制的调腔中专班,招了35名学生,请了现在还在世的调腔老艺人,来专门教这群小孩子如何扭腰,如何迈步。

  接下去的新昌调腔剧团怎么走?当家人陈颂军心里很明确,坚持老底子调腔艺人的风格——到乡间,唱社戏!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3 看戏文,找回浑厚古朴的年韵 本部记者-刘慧-采访中心—文化新闻部-浙江日报 2010-02-10 nw.D1000FFN_20100210_6-00013 2 2010年0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