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年货,好比买《阿凡达》电影票
本报记者 程瑶 实习生 吕莎莎
本报记者 程瑶 实习生 吕莎莎
“逢年过节,供销社里年货很紧俏,想买到东西还要凭点关系的。”从省供销社退休的“老供销”施徳海,至今还记得当时经营年货的情况。
高高的木柜台、零星的商品、忙得大冬天都要频频擦汗的工作人员……如今,对不少城里人来说显得有些陌生的供销社,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是不折不扣的“香饽饽”。
上世纪60年代,老施刚参加工作就进了当时让人无比羡慕的供销社。一晃四十年过去了,但只要静下来,当时的情景,就会如流水般从眼前掠过。
“现在看本《阿凡达》要排队,以前啊,只要是春节临近,供销社门前总会排起长队。”老施笑着感慨,“要说办年货,无非就是斤把瓜子、花生、米糕糖、几尺花布之类,但平时买不到吃不到啊,所以就稀奇了。”
物资紧俏的年代,年货种类不丰富,数量也不多,还得凭票凭证供应。瓜子、花生、米糕糖,都是草纸包起来卖的。一般一户人家买上一包,还要早早藏起来,怕小孩偷吃了,过年就无法款待客人了。
想起当年供销社门口买年货的长队伍,老施仍然历历在目:大伙天不亮就赶来排队,有的人家全家都出动,小孩子就骑在老爸脖子上看热闹。把供销社的门都堵上了。“每天上班,我都要从人群中挤过去开门。”
老施回忆,供销社的店门是八扇活动木门板。不过一般只敢开一扇,而且从里面用粗粗的门闩拴住。没买的人急着往前挤,买到的人也不急着回家,站在那里看。虽然买的东西差不多,但大家还是喜欢凑在一起分享一下,闲聊一会,享受年前难得的空闲。
僧多粥少,有时候东西卖完了,队伍却还很长,买不到年货的老百姓就会捶店门闹情绪。有一年,草纸包的食品卖完了,排队的人还很多。“后面往前挤来几个小伙子,还拼命撞店门,把门板一块一块卸了要往地上砸。”如今道来让我们感觉陌生的场景,在老施工作的最初几年,却是司空见惯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食品都供应不足,如果过年想买辆自行车、添块手表,那更是麻烦了。就连我们供销社里的工作人员也不一定能买到。”
如今已经赋闲在家的老施,说自己“两手摊摊”就可以过年,乐享晚辈们为他置办的年货,“以前年货要求‘洋派’,现在啊,‘土得掉渣’的东西又吃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