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式去东盟
刘刚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
据新华社报道,最近一位印尼贸易官员表示,印尼可能向东南亚地区提出正式申请,要求推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中的部分减税行动。而就在此前,观察家们还一再提醒摩拳擦掌的国内企业,要抓住自贸区商机,但切忌蜂拥而入,以免引发东盟的反制行动。
目前,印尼官员所说的“可能”还没有成为政府决策。但这种声音,还是让人不禁担心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
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贸易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今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双边贸易中90%以上的产品将降至零关税。如果印尼真的正式提出推迟部分减税行动,那对自贸区建设无疑是一大打击。
但是,怕也没用。对满心欢喜准备大举开拓东盟市场的国内企业而言,与其在如履薄冰中前进,不如换一种更踏实进入东盟的方式。
事实上,在东盟内部,印尼内部一些官员的担心从来都不是一种孤立的情绪。从产业结构来看,东盟与我国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向来存在较多重合度。关税降低后,“中国制造”会否大举进入,威胁到东盟相关产业的生存,在不少东盟成员国,这是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开始就在担忧的问题,今天依然没有释然。
理解了东盟内部的这种担忧,浙江企业要在东盟呆得长久,真正分享到中国东盟自贸区所展现的巨大商机,就必须换一种进入方式。
换一种进入方式,意味着要变贸易思维为投资思维。浙江纺织、服装、鞋革等产业发达,东盟也有相关产业,但一时半会东盟市场却不会急剧放大。既如此,条件成熟的浙江企业与其千方百计扩大对东盟的出口,不如去投资建厂。一方面销地产更方便,更重要的是,产品可以从东盟销往全球市场,规避一些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贸易壁垒。对东盟而言,这种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的方式无疑也是最受欢迎的。
换一种进入方式,意味着品牌、营销网络重于出口实绩。东盟市场消费潜力大,浙江品牌产品的品质已经经历了欧美市场的考验,如果能够利用自贸区带来的投资、贸易便利,在东盟自建或与当地合作伙伴合建营销网络,打出自有品牌,成本和风险显然会比欧美要低得多,而成功的可能性则要大得多。在这方面,“飞跃集团”在印尼市场的表现就是一个成功样本。
换一种方式,其实也不仅适用于东盟。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是,市场不会跟着出口能力一起扩容,荣耀的背后是“高处不胜寒”,是将会越筑越高的贸易壁垒。因此,换一种进入方式,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使命使然,更是生存需要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