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走出一个崭新的天
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全方位开展对外合作取得新跨越
“走出去”
走出一个崭新的天
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全方位开展对外合作取得新跨越
转型升级
实现新跨越
本报通讯员 蒋顺
非洲中部,乍得,恩贾梅纳。一场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援乍议会大厦设计合同签字仪式,正在举行。
乍得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部长尤努西米,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院长庄月金,共同签下了自己的姓名。见证这个签字仪式的,是中国驻乍得大使和乍得议会第四议长。
这是最近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承接下来的又一个我国援外项目。对于该院来说,自2002年改制八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这样的“走出去”项目已承接很多;八年时间,建工设计院也从一个普通的设计单位,变成了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的排头兵,商务部指定承接援外设计项目的浙江省唯一一家建筑设计院,同时也成为了我省对外开放走出去和转型升级的样本。
“走出去”,走出了国际友好合作,走出了国际友谊
2002年,隶属于大型国企浙江建设投资集团的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改制。当时,即提出来要加大开放力度,把经营触角伸出国门。2004年,经过努力,该院取得了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的资格,为提升“走出去”水平提供了前提条件,并开始真正“走出去”。而全面实施“走出去”,全方位开展对外经营合作,则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这为该院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指明了方向。
据浙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红介绍,建工设计院是浙建集团的一个重要子公司,是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单位。在集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建工设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牢固树立“走出去”和“眼睛向外”的经营理念,积极稳妥地选择部分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但守住本地市场,而且通过努力,不断拓展省外乃至国外市场。近6年来,共完成中国援外项目的设计6项,中国驻国外使领馆项目的设计7项,通过浙建集团及自身努力承接的国外项目3项,是集团内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成功典范。
事实上,建工设计院的“走出去”,是伴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外经济援助力度不断加强而逐渐取得成功的。2006年7月,建工设计院中标商务部的中国援助苏丹新总统府办公楼的设计项目,该援建项目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拟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当地气候条件恶劣,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承担前往苏丹实地勘察任务的建工设计院项目组全体成员,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设计前期勘察工作,受到商务部的高度肯定。
次年12月,建工设计院又中标商务部的中国援助乍得议会大厦。该大厦投资额高达2.5亿元,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作为乍得民主的象征,受到了多方高度重视。最近进行的该合同的签署,既体现了中方积极参与乍得经济社会建设,两国合作共赢的关系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也标志着建工设计院“走出去”战略的巨大成功。
“走出去”的巨大成功,还体现在建工设计院先后圆满完成了马尔代夫国家博物馆、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医院泌尿中心、也门第四十八模范医院、援非一百所小学等多个项目的的设计任务。
八年“走出去”,建工设计院走出了国际友好合作,走出了国际友谊,更走出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走出去”,
走出了企业发展新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勘察设计行业挤入了越来越多的逐食者。像建工设计院这样的老牌企业,发展空间在哪里?新蓝海在哪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指引行为。仅仅依靠参与国内招投标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需求的现状,“走出去”成为了建工设计院拓展发展空间、开拓国际市场的自觉行动和战略选择。驶向新蓝海的一个成功标志是,一次次圆满完成了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建造设计。
建工设计院在确立“走出去”战略后不久,就敏锐地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改善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条件和形象,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大量的使领馆需要建设。这是个“走出去”的极好市场机会,必须牢牢抓住。建工设计院立即组织精干人员,全力投入,努力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并第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设计任务。此后,设计业务纷至沓来,先后完成了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中国驻越南胡志明市领馆、中国驻孟加拉大使馆、中国驻尼日利亚拉各斯领馆等众多使领馆设计任务。设计师们的精益求精,高质快速,在国际上打响了浙江建工设计院的品牌和形象,为企业寻找新蓝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此,建工设计院开拓出了一片全新的发展天空。
“走出去”,
走出了企业重大转型升级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突然而来,全球经济一时急转直下,直到最近才开始回暖。而建工设计院不但安然度过了这场危机,更以大幅度增长的业绩,傲视业内外。究其因由,转型升级!而“走出去”战略,正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载体。
据悉,建工设计院“走出去”战略,不但是自觉地将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结果,更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走出去”目标步骤的结果,是建工设计院实施转型升级的一大跨越。
首先,是从“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过去勘察设计单位基本上按照地区、行业进行布局。现在,区域或行业分割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设计行业市场化愈加明显,竞争激烈,面临业务定位细分和价值链上下游整合的问题。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在某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过去的“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建工设计院近年来不断增强自己的特色,不断向国外市场靠拢,实现有特色的“走出去”战略。
其次,从“机会型”向“经营型”转变。在“机会型”模式下,企业的业务市场主要靠计划分配、划拨或垄断得到,依靠受保护的市场,依靠历史积累形成的资质优势。建工设计院自2002年成功改制以来,在浙建集团的领导下,大胆走出去,积极改变赢利模式,逐步从“机会型”向“经营型”转变,即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
三是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工设计院认为,依靠单一的“技术”优势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竞争的需要,而是需要经过整合后的综合优势能力,“管理”能力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真科学有效地实施管理,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而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推进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监管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当前“危”中求“机”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正因为如此,建工设计院毅然选择了“走出去”战略,来实现企业的重大转型升级。
“走出去”战略实施八年,全方位开展对外合作,换来的是,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取得了历史性的新跨越, “走出去”走出了一个崭新的天!
走出去是
加快浙江服务业
发展的重要途径
浙江省发展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卓勇良
一些人士习惯于指责浙江服务业发展滞后,这其实是表面现象造成的错觉。简单地根据供需规律就可以知道,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必定价格上涨,但现在根本没有观察到服务业价格高企。所以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大致断定,浙江服务业发展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是基本适应的。
浙江服务业比重较低,是多个客观原因导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浙江制造业是全球性的,服务业则是区域性的,因此浙江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远远小于制造业,这就导致浙江服务业发展远远低于制造业发展,从而出现了服务业比重小于制造业的状况。
这当然决不是说,浙江服务业发展就没戏了。《浙江日报》今天介绍的建工院走出去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正如文章所说,像建工院这样的老牌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现状。走出去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选择,走出去是一片蓝海。
而就另一方面看,由于浙江经济高度活跃,企业竞争意识较强,素质普遍较高,已经具备了走出去参与全球服务业竞争的较强实力。省建工院显然为全省树立了较好的榜样。他们确立了积极参与境外竞争的正确理念,短短数年内参与了一系列重要工程的设计,并且在我驻外使领馆、国家援外项目建设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由以制造业资本为主向以服务业资本为主的转变,也需要服务业由以省内为主转向对于省外乃至境外市场的大力拓展。当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业骨干企业都能够像建工院那样,构筑起一片境外市场的蓝海时,也就是浙江经济华丽转身的成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