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

  严建强 浙江大学博物馆系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杭州刀剪剑、伞、扇博物馆规划设计之初的理念“国家级的、专业性的、大众化的博物馆”首先就是创新的,从一开始就定义了三大老字号博物馆的特殊意义。国家级,我们的建设目标是国家级的;专业性是具有专业化水准的专题博物馆;大众化,意味着它们是亲民的,不是高高在上,不是高高端起,而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也很贴合现在中央倡导的建设博物馆坚持“三贴近”的导向。这在全国博物馆建设中也不多见。

  

  刘晓东 杭州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选择在寸土寸金的杭州运河畔,利用原有的旧厂房,建成老字号博物馆,创新的最大亮点在于绿色低碳的理念。

  我曾经寻访过国内很多城市的博物馆,它们有的选择在城市中心,花大量资金,建设簇新的博物馆,有的则选择在偏远市郊,大面积圈地,利用旧厂房改建博物馆。杭州的做法,选择在运河畔的黄金地段,在原本旧有的工业遗存上,小范围修改,小面积新建,打造公益性的亲民博物馆。从规划上来讲,因地制宜,合理经济地利用现有资源,是 “最经济最低碳”的做法。

  我了解到,在三大老字号博物馆开工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全球招标的方式,吸引了欧洲、日本等一些国家的一流设计师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中。听说当时设计伞博物馆展示区时,有一家日本的设计所提出,伞的展示环节脱不开与雨的结合,杭州当即听取了设计所的建议,所以才有了现在伞博物馆中,很受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喜爱的“雨巷”展示细节设置。利用“全球脑”,集思广义建设在中国杭州的老字号博物馆,全球理念同样是创新。

  现在的三大老字号博物馆,是“工业遗产”加上“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搭配,好比用老瓶子装老酒,古素简朴,不浪费,不周章,细细品味,越来越有韵味,在现代社会难得一见。

  

  黄 滋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杭一棉通益公纱厂、桥西土特产仓库……,大片旧厂房曾是现在三大博物馆所在地前身。从博物馆建成前、建成后的前后对比照,可以形容为“天壤有别”,也可以形容为“天壤无别”。

  作为一个古建设研究者,我很庆幸地看到,筹建新的三大博物馆,并没有将原有的厂房推倒重建,很“智慧”地选择了保留原有的工业遗址。你可以想象,在以后新房林立、高楼丛生的运河畔,仍旧有这样一片老底子的工业遗产供我们的市民游客参观,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体味前辈生产生活的场景,是何等幸福。

  “天壤有别”的理解,尽管是建设在旧的厂房上,但房子的内容和意义和之前有本质区别。这里存放的既有中国人千百年来使用的刀剪剑、伞、扇,也有国外人使用的刀剪剑、伞、扇的舶来品,展示的既有王星记、张小泉等老字号的传统制作工艺,也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工艺的现代化科学解读。  

  仲向平 杭州老房子研究专家、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我们一般印象的博物馆,总是与“国宝”、“文物”等名字联系在一起。而杭州的三大老字号博物馆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平常之物,作为博物馆展示的主题展品,是把百姓生活中有“根”的东西,展示到大家面前,和以往“阳春白雪”似的展示品不同,这种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展品,以“下里巴人”的样貌,出现在参观者的视野,主题很不一样。

  凡是“老”的东西,都是有根的。这些出自生活的展品,与参观者之间没有心理上的隔阂,更容易让百姓接受和产生共鸣。

  陈洁行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我想为博物馆里面一些参观者可以参与性的环节设置叫好。如扇子博物馆设有一间手工艺制作室,传统的制扇工序一一呈现;在伞博物馆,从制作一把伞需要多少面料、伞的透水性检测等,在剪刀博物馆,剪刀的现代生产流水线,老底子制作见到的36道工序,游客都能亲身参与体验。

  还有博物馆借用机器人、影像等技术,设置的“ 刀剑对决”、“扇剧场表演”等亲历项目,不单单是对成年的参观者,对走进博物馆的中小学生,尤其有启发教育的功能。

  我觉得,在这三个博物馆中,老年人能在此找到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小朋友能在此学到他们不了解的东西,这是一个老少皆宜、寓教于乐的最佳学习场所,杭州太需要这样的场所了。

  杭州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运河。

  杭州有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它们的名字叫刀剪剑、伞、扇博物馆。

  它们是博物馆,它们又不像博物馆。

  它们是博物馆。

  它们拥有“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是特色工艺。

  它们收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刀、剪、剑、伞、扇展品,有展开5米长的世界上最大的扇子,有最古老的剪刀战国青铜削刀、汉代的8字剪。

  它们以自己的实力吸引众多看客,2009年国庆假日首次开张,每天上万游客慕名前来观光,趋之若鹜。

  它们又不像博物馆。

  它们收集的尽是剪刀、雨伞、扇子,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不乏老百姓的家中之物。

  它们没有印象中博物馆的高大光鲜,只是安静地落户在老底子的旧厂房,和运河、桥西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它们不甘寂寞,单纯地安于把看家宝贝拿给你看,必要的时候,需要你舞刀弄剑,穿针引线,挥毫泼墨,让你在博物馆大动干戈。

  它们就是它们。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资 讯·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扇博物馆

  杭州保护利用工业遗存的创新之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做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


浙江日报 经济 00010 2010-01-25 nw.D1000FFN_20100125_11-00010 2 2010年0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