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省“两会”,百姓期盼我省在住房保障方面, 能出台更多利好政策——
我想有个舒适的家
新年伊始,很多普通家庭许下的第一个愿望恐怕就是“有房、安家”。热闹的网络博客里,“房子”始终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又逢省“两会”,广大群众高度关注住房问题,他们期盼着我省在住房保障方面能有更多利好政策,带来更多实惠。
海盐县建新小区桃源路310幢住户 管秀丽
保障性住房政策阳光
早日照到我身上
我今年49岁。十几年前,我和老公双双下岗。因身体原因我一直呆在家中,没能再就业。儿子媳妇都是企业员工,现在两个人每月工资加起来在1700元左右,儿子还要自己缴纳养老金。孙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暂时没有送去幼儿园。儿子媳妇的收入只能对付日常开销,实在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一家3代住在70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子里。
我非常关注住房政策,自从知道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相关政策后,我就一直在申请,去年我没有申请成功。我知道省里要开“两会”,所以天天看新闻,期盼保障性住房政策阳光,也能照到我身上。
网友发言
柚子先生:你的话让我感同身受,我的家庭和你有太多相似的地方。顶!
紫茳:买房子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期盼着你我一样处在申请边缘的人,有机会住上廉租房,有能力购买经济适用房。更期盼廉租房再建设得多一些,满足像我们这样住房困难居民的需要。
浙江财经学院应届毕业生
陈安
希望杭州
有“毕业生公寓”
快离开校园了,心中有很多不舍,更多的是没底……
身边有很多同学毕业后,不管有没有工作,仍租住在大学里或学校周边,被称为“校漂族”。他们这样做,很大一个原因是住得便宜,还可以到学校“蹭饭”、“蹭浴”等。非杭州籍大学毕业生在杭州的生活成本很高。现在,杭州市本科生毕业第一年月平均工资约为2000元,如果要租房的话,即便几个人合租,一个月房租平均也要600元左右,除去租房支出,还要支出膳食、交通、通讯等生活费用,一个月下来,工资所剩无几,大学毕业生“啃老”,有时也是无奈之举。
网友发言
sya007:目前已有高级人才公寓、专业人才公寓、博士公寓等,但这些公寓都是为吸引高端人才而建设的,申请入住要求较高,难以满足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
饭粒儿:今年“两会”,能否将暂时没有买房能力的年轻人的住房保障也纳入考虑范围,特别是给刚跨出校门的职场新人建一些“毕业生公寓”。其实,大学生要求并不高,只要“毕业生公寓”清洁安全,我们就愿意住。
温州市苍南县莆田乡 陈通明
农村危旧房改造
盼政策更灵活
昨天发现,家里的两间旧平房的屋顶开始漏水。这两间老房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还是我爸年轻时候建的,现在朝东面的泥墙上已有开裂。
老人很担心,尤其到了台风季节,总是担心老房子会被大风吹倒,还担心房子倒塌之后没有能力重新盖房。
网友发言
香菇阿茶:县里已经着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但是一些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的老房子还排不上号,总体而言,农村与城里的住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老榕:“两会”马上开始了,新闻上看到不少基层的代表,我觉得特别亲切,盼着他们多为我们农民说说话。多出台些帮助农村修缮、扩建、新建房屋的政策:比如,村民出一部分钱,政府再帮一部分,让村民修缮一下老旧的房屋。这样我们就能住得更安全、更舒心。
杭州江干区采荷社区 陈瑞明
拆迁全程“阳光到底”
是百姓之福
一些满心期望拆迁的居民,为什么到后来会变成“钉子户”?因为过去拆迁曾发生过“老实早走吃亏,蛮搞晚走得益”的案例,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少拆迁居民处于观望中,延长了动迁时间。
是时候,也应该进行一次反思了,让全社会对保障每一个公民享受住房权来一场深刻的思考。
网友发言
明戈:我建议,让每一次拆迁的政策信息充分阳光。
一缕阳光:拆迁全程“阳光到底”才能取信于民。要打消人们“先签会吃亏”的顾虑,就要改变拆迁政策前后不一致使老百姓觉得操作不透明的情况。
青草之家:一个理性、成熟的社会不能回避难点、甚至烫手问题。我希望代表、委员们能到拆迁户的家里走走,听听他们的呼声,也告诉他们拆迁的有关政策。或者,通过立法,将拆迁过程完全公示,充分阳光,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公开、公正、公平,推进拆迁平稳有序进行。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李刚 张炳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