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性特权”暗流涌动
日前,温州市龙湾区一份2003年的“红头文件”被曝光了。这份由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和监察局三部门联合发文的“内部文件”主要内容是,安排区里副科级以上干部子女就业,甚至还划拨专项经费。于是,一些文化程度只有“职高和中专”的“官二代”就“合法”地进了事业编制单位。有关部门竟称,这是为了稳定干部队伍,才发文招录领导干部子女的。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其实,在平时,少数地方部门、单位对“自家人”的“呵护”向来毫不吝啬、创意迭出——工资太低?就发“菜篮子补贴”、“雨具费”等;身体欠安?就搞个旅游疗养等;工作餐太贵?就一块钱意思意思;子女就业难?那就安排“吃皇粮”……如果说,以往的“福利”还会隐晦地冠上各种名目,而这一次踢爆的“招考门”,发文安排领导子女就业,是把权力群体所享有的“隐性特权”暴露于阳光之下,着实让人开了眼界。有网友甚至气愤地称,这是一场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集体“分赃”。究其根源,是少数领导干部心中的特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温州龙湾区的“招考门”事件已过了5年,有些领导的子女可能借“内部文件”早已成了正式职工。但联合发文的部门会受到什么样的问责?相关人员该如何被处置?特权“福利”该怎么消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追查此事,能给民众一个交待,同时还要举一反三,就目前存在的一些特权思想与规定,进行检讨和反思。
但愿这事,不要让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平常百姓家的孩子,平添一份挫败感:“谁让咱不生在领导家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