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中的反思
周静
周静
这几天,一条新出炉的搞笑短信在坊间流传:“曹操墓被挖,刘备与孙权共同发来贺电!曹操笑着说:你们真以为找到我了吗?”
“曹操墓”的考古发现,在十几天时间内演化成一场公共文化事件。与文物考古沾点边的、不怎么沾边的、或者希望沾点边的各色人等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关切。一拨拨质疑,一次次回应,从“魏武王”谥号的真伪,到墓中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DNA鉴定引来各地网友蜂拥认亲……一个接一个的新闻让人眼花缭乱。
浮躁是导致纷乱的一个直接原因。考古是一门科学,讲究的是严谨和慎重,胡适先生曾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应该是先公布全部的原始材料,然后作判断下结论。而此次则是先判断“是曹操墓”,随后公布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并非全部材料。公众被一个突如其来的“考古惊喜”砸晕后,难免疑窦丛生。
“曹操墓”广受质疑的背后是信任的透支。一些地方搞起伪民俗、伪故里,公然造假,炮制出考古学和历史学领域的“周老虎”。公信力一旦透支,公众自然“不敢轻信”。
纷扰中,“曹操墓”的真假不那么重要,它引出的问题才值得探究:公众何以对权威话语产生反感和不信任——这个问题暂且留给考古界去思考吧。
我们要思考的是,在对“曹操墓”的关注中夹杂着好奇心的冲动,夹杂着实际利益的需要,有多少人借此重温曹公大气磅礴的诗篇和襟怀,喧哗中又为何难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