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

向高走还有机会

  朱明乔 浙江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包括“硅矿石—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单晶硅片—硅太阳电池及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开化的硅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硅”与“多晶硅—单晶硅—单晶硅片”领域,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

  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多晶硅生产,利润最大,其次是电池片,这两个环节处于产业链高端。而开化以生产硅棒、硅片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产业链低端。

  市场行情火爆时,上游的多晶硅供不应求,获取超额利润,即便是技术水平不高的国内厂商,产品售价都能超过其成本的四五倍;市场行情低靡时,下游的电池片大象级企业掌握主动权,他们为了自身盈利对硅片进行压价。当多晶硅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电池片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还会直接从事硅片业务,直接挤压纯硅片业务厂商的空间。因此,国际金融危机一来,开化多数企业停产。

  开化硅产业有一定的人才、技术、规模优势,如8万吨硅粉项目规模居全国第一,太阳能级单晶硅、集成电路级单晶硅的规模均全国领先,培养了万向硅峰龙头企业及华友电子、金西园等骨干企业。全省像这样历史悠久的硅块状经济不多。但是,开化硅产业又具有浙江不少传统块状经济的缺点,产业链单一不完整,企业“小、散、弱”,产品竞争力弱。 

  尽管开化单晶硅产业有望走出“蛰伏期”,但要真正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路还很长。贯通硅产业链、培育大型集团、提升环保能力、推广循环经济、强化研发能力、加强外部合作都是它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国家对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国内光伏硅产业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开化要抓住这样的机遇。


浙江日报 经济 00011 向高走还有机会 2010-01-06 nw.D1000FFN_20100106_4-00011 2 2010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