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世界·纵深

一份对成长的寄托

  本报记者 刘 慧

  

  李国平(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湖州80后女作家群体起点高、路子正,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她们能够摆脱商业诱惑而从事创作,难能可贵。

  

  吴秀明(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做了几十年的文学批评,切身体会到了湖州80后女作家群所带来的冲击。她们的才华,她们的自信,让我大吃一惊。

  

  袁敏(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文学经历了复苏、中兴到新的发展和繁荣,湖州80后女作家群正是在这种发展中呈现的力量。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州80后女作家群普遍实现了和传统文学观念之间的断裂。她们获得文学滋养的主要渠道,已从上一代人那种对经典的认真阅读变成了向一个更加多元的信息社会全面进军。

  

  王干(《中华文学选刊》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应该拥有自觉和不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不管进入什么样的环境,湖州80后女作家群没有迷失在个人的物质感官体验之中。 

  

  刘树元(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湖州80后女作家群对身囿其中的“青春文学”的反叛,是以转型期的文学场域为背景的。她们所讲述的不仅仅是青春放纵、反叛传统,更是在成长的迷惘中,小心翼翼抑或恶意摧毁的梦想和求证,思索和感悟。即使后来她们的身份改变了,小说依然是对健康成长的热烈期望和寄托。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纵深 00015 一份对成长的寄托 本部记者-刘慧-采访中心—文化新闻部-浙江日报 2010-01-06 nw.D1000FFN_20100106_23-00015 2 2010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