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体

海宁三千乡民踏歌来

  本报海宁讯

  记者 刘慧

  

  元旦期间,一台名为“春风踏歌来”的农村文化成果展示会在海宁上演。舞龙队甩起“喜庆丰收”的欢乐,马桥镇青年男女把踏着村边水车哼唱的小调,演绎成音乐与舞蹈且时尚的“车水号子”;那股从袁花镇夹山村流淌出来的“思情山歌”,唱出了对新生活的赞美。

  潮乡歌如海,缤纷大舞台。新年晚会只是海宁农村文化的一个缩影。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炳忠告诉记者,作为“农村文化成果展示年”的一部分,来自12个乡镇、街道的3000位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200多个节目,已连续在海宁城市广场的大舞台连续上演了12天。这也是海宁迄今为止参演人数最多的广场文化活动,为城里人奉献了“在哪儿也听不到的新年曲”。

  为了让全市城乡人民共享这一文化成果,海宁市委宣传部又从每个乡镇、街道的这200多个文艺节目中选出精品,串联成电视直播晚会。这台节目“土”、形式“新”、包装“精”的新年晚会,着实让农民们过了一把“秀”文化瘾。

  分别来自丁桥镇朝阳村、芦淳村、诸桥村的数十位老农,刚柔相济、动静开合的太极拳“夕阳我最红”,让人感受到蓬勃的时代气息;周王庙镇数十位村姑充满激情的现代排舞“摇动”,火辣的舞姿、靓丽的妆扮,呈现出生命的时尚与美丽;还有硖石街道男女老少以舒畅旋律吟咏的“江南行”,黄湾镇水乡女的“拷花头巾”,扮靓了和谐美丽的新家园。

  “让乡民们最为感动的是,海宁村村都有专职文化管理员,这次上演的节目大都出自他们之手。”斜桥镇文化站站长吴丹说。舞台上,20多位文化专职管理员,分别以书法、绘画、剪纸等不同才艺,尽显“我骄傲,我是文化管理员”。

  一首首好听的歌曲,一段段好看的舞蹈,这些来自生产和生活中的生动故事,汇成一曲家乡美的新年曲,无不呈现出海宁农民盼望的好日子——红花绿草,高楼长路,潮乡“田野的春天”,年年岁岁春常在,岁岁年年歌不老。


浙江日报 文体 00009 海宁三千乡民踏歌来 本部记者-刘慧-采访中心—文化新闻部-浙江日报 2010-01-04 nw.D1000FFN_20100104_10-00009 2 2010年0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