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中国

专家解释 曹操墓三大疑点

  河南安阳县发现的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的消息,成了近期一个令人振奋的话题,但一些疑点和质疑随之产生:曹操陵为何没有出土墓志?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都是从盗墓者手中获得的吗?确认曹操高陵证据何在?

  针对种种疑点,记者29日采访了几位参与考察和论证的考古界、史学界专家,听他们解疑释惑。

  专家认为:

  曹操陵墓不会有墓志

  民众中有一种质疑,认为此墓没有墓志,缺少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

  “曹操所在的时期就不应该有墓志。”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郝本性说,“我们不能用后代的理念看待曹操的时代。”

  他介绍说,西汉到东汉年间的葬制,一般情况下以墓前立碑说明墓主人身份。但到魏晋时期,又严禁在墓前立碑,因而才出现将小型墓碑埋入墓中的情况,这虽是墓志的雏形,但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墓志。真正在墓中设墓志并形成墓葬定制,是在北魏以后。

  8件“常所用”石牌

  印证曹操《遗令》

  此次考古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

  “正是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朱绍侯教授说。据了解,此次从盗墓贼手中共追缴了4件文物,包括一块汉代画像石、一块汉代石璧、一块上有题刻“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和一个上有题刻“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字样的石枕。正是这几样文物,才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重视,以此为线索展开的科学发掘,出土大量刻铭石牌,才使曹操高陵大白天下。

  曹操陵墓为何

  “不封不树”

  正在发掘的这座墓葬规模巨大,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但该墓未发现帝王墓上常有的巍峨封土。

  “正是这一点,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郝本性说,“曹操陵墓的形制完全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正是由于不封不树,墓口没有标志,不容易被发现,曹操墓地何在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之谜。”郝本性说,“曹操开启了后代帝王‘因高为基’的先河,利用地势营造墓地,到了唐代,一些帝王开始‘因山为陵’营造陵墓。”

  新华社记者 桂娟

  (据新华社郑州12月30日电)


浙江日报 中国 00005 专家解释 曹操墓三大疑点 本部记者-新华社记者-编辑中心—要闻编辑部-浙江日报 2009-12-31 nw.D1000FFN_20091231_5-00005 2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