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法治

沈红华: 亲历公车第一改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翁赵力

  

  人物名片

  沈红华,余杭区黄湖镇委副书记。担任黄湖镇党委委员时,参与策划并实施该镇“公车改革”。

  新闻背景

  “公车私用”,是百姓最深恶痛绝的一种腐败现象。2001年,黄湖镇成为我省最早的“车改”试点地区之一。

  亲历这场“车改”的沈红华回忆,当时黄湖镇有两辆公车,1辆7座的依维柯和1辆小车,可镇公务员数十人,车辆调度成为一大难题。每年各种与“车轮”有关的费用高达几十万元。

  为转变作风,减少费用,黄湖镇咬牙进行公车改革———将公车折价售给个人,改姓“私”,同时,所有公务员都拿相应的车贴。很快,两辆公车经专业部门评估后拍卖,机关干部开始拿车贴。

  “我们预想会面临很大压力,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后来镇领导带头实行,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沈红华说。

  沈红华记得特别清楚,车改第一年,镇里节省的“车轮”费就达10多万元。而且这一改,镇政府和干部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改变了不少。

  沈红华说,这一做法很快就得到余杭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并出台了《关于乡镇街道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参照黄湖镇的做法,实施公车改革。两年后,余杭区20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公车改革。  

  新闻延伸

  如今,“公车改革”已在杭州、温州、嘉兴、湖州、金华等地逐步推开。不仅节约了公务成本,而且有效防止了公车使用上的不正之风。2003年,中纪委提出推进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200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改革意见提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之一的浙江,正加快更广范围的车改进程。


浙江日报 法治 00015 沈红华: 亲历公车第一改 2009-12-31 nw.D1000FFN_20091231_6-00015 2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