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市县新闻

农民工落户京城的
样本意义

  戴上大红花、接过获奖证书,53名农民工日前获得北京“优秀农民工”称号。据悉,他们中有高工、高级技师或全国劳模,根据本人意愿有望在京落户。    

  在这个寒意袭人的冬天,听到农民工落户京城的消息,顿时感到暖意融融。让优秀农民工不再漂泊,此乃“暖心先暖脚”之举,具有样本意义。

  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六成,在建筑业、采掘业占八成,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也占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岗位上。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对农民工就业带来越来越高的门槛,大批农民工可能因为教育程度偏低而面临“产业壁垒”、“知识壁垒”,不得不被淘汰。通过对优秀农民工“户”开一面,将引导和推动政府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支持力度,为农民工向高端产业流动提供帮助。这有助于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他们的高端就业竞争力。

  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破解多劳少争的“倒挂现象”。现在,试图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提高收入,变得越来越难。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成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影响社会公平与和谐。通过优秀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政策倾斜,激励更多农民工提升从业技能和劳动品质,增加劳动的技术含量,不断向高端行业进发,进而提高劳动收入。这也是政府调节社会分配收入,特别是破解初次分配公平的选项之一。

  有利于促进户籍制度改革,传递信心与期待。谁都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取消户籍制度,特别在一些大城市。但是,尽管凤毛麟角,这不仅给农民工带来希望,也为下一步户籍制度的改革提供现实例证。城管管理从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到让优秀农民工落户,这是户籍制度发展迈出可喜的一大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民工素质提升,不久将来,城市生活不再因“户”而异,外来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公交出行以及就业培训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完全可能成为现实。


浙江日报 市县新闻 00003 农民工落户京城的
样本意义
润无声 2009-12-15 48256F32002924A64825768C003409F8[A5-润无声≈B1-周少华] 2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