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国内要闻

为了母亲的微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抢救生命垂危“甲流妈妈”

  12月1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里,有一个感人的“满月庆生”仪式:一个男婴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与妈妈亲密接触。因为孩子的妈妈是一个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的重症患者。

  战“死神”

  这个初为人母的女子名叫张广莹,今年22岁。年初怀孕后,和家人一起小心翼翼地生活起居,等候宝宝的到来。谁知,她在11月初突然身体不适,发起了高烧。在当地数家医院治疗后,病情仍不见好转,最后到位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求诊。

  盛京医院很快确诊张广莹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必须终止妊娠。于是,孩子在母体里呆了35周,就不得不提前出生。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出生后很健康。

  孩子和自己母亲见面的一刹那,盛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立眼圈一下子红了。“真的太不容易了,看到这个姑娘现在幸福的笑容,谁能想到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她4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赵立向记者讲述了过去一个月的经历:

  11月11日,张广莹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只有40%。医院产科医生对其做了剖宫产手术。

  随后,张广莹被转入“甲流病房”接受治疗。但接受手术后的张广莹身体十分虚弱,再次出现呼吸窘迫。马上使用呼吸机。正常人的氧和指数在400以上,一般小于200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死率高。她上呼吸机后,吸纯氧时的氧和指数为40左右,第一次出现生命危机。

  一个星期后,医生发现,张广莹虽然仍在使用呼吸机,但两肺通气的肺组织明显增多,病情似乎出现转机。然而,还没等大家松口气,更大的麻烦来了——她感染了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她感染的这株细菌对全部试验药物耐药,也就是说,这株细菌可能对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抗生素全部耐药。此后,张广莹连续五天高烧,一度三天出现感染性休克,血压只能靠升压药维持。

  又过了5天,张广莹的体温开始下降,血压逐渐稳定,但一减镇静药马上出现剧烈咳嗽,而且剖宫产刀口不长了,并有渗出。她出现了严重的“呼吸机插管不耐受”症状。

  进入12月,张广莹逐渐恢复自主呼吸。清醒后的她出现了焦虑,连续3天晚上不睡觉。正当医院准备将她转入普通病房时,张广莹突然出现连续抽搐。这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问题,但2次准备将她送到CT室,刚要搬动,她就出现呼吸窘迫、血氧下降。

  爱心接力

  张广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呼吸窘迫症状,确诊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辽宁省甲流专家组的专家会诊后认为,其生还可能性不大,但医院并没有放弃治疗。张广莹使用呼吸机后,由于快速的呼吸频率,使设置的呼吸机参数不能很好实现,被迫使用极高剂量的麻醉药。这意味要冒很大风险,因为如此高剂量的麻醉药很容易发生血压下降,甚至心脏停跳等其他并发症。每一步治疗都异常艰难。病房实行24小时一对一护理和医疗,严密监控她的生命体征。

  在张广莹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后,一度陷入无药可治的局面。医生根据文献报道和以往的救治经验,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有效的药物。最多时8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虽然违反了常规用药,但张广莹再次显出生机。

  5天后,张广莹生命指标在稳定中慢慢好转。这似乎给关心她的人一个信号: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呼吸机的参数。但一减镇静药,张广莹马上出现剧烈咳嗽。感染造成的?不像,气管插管带来的?也不是。医生经过讨论,果断执行了气管切开……张广莹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

  张广莹突然出现连续抽搐,加之伴随呼吸窘迫、血氧下降,无法将其送到CT室检查。虽然没有头部影像学的证据,但主治医生想到有报道称,甲流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于是经验性使用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治疗。张广莹的抽搐停止了。

  新华社记者 杨成军

  (新华社沈阳12月12日电)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为了母亲的微笑 2009-12-13 浙江日报000032009-12-1300012 2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