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热情进行到底
——2009浙江文化热词盘点之一
本报讯 (记者 张冬素) 12月11日,一位浙籍科学家的名字必定会被人们提起:钱学森。11日,就是这位中国航天之父诞辰98周年的纪念日。钱学森的离去,再次唤起我们对科学家、科学精神的思索。
我们的视线里还会出现另一个华人科学家的名字:高锟。2009年诺贝尔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让全世界的华人感受到今年诺奖颁奖典礼多了几分亲切。
回望2009,科学家,这个曾经让我们仰望而有点疏远的群体,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被我们所关注,走进你我的生活。关注科学家,是我们关心科学、亲近科学、向往科学的一种表达。
日全食、低碳、“绿猫”、“地球熄灯一小时”、科学咖啡馆……与一个个科学词汇紧密相联的2009,掀起了一次次的科学热,让我们参与,使我们思考。
今年的科学热,夏天是个高潮。7月22日,长江中下游数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在浙江引发了一场全民科普嘉年华。
操场、屋顶、公园草坪、家中露台,凡是空旷点的场地,都站满了仰望天空的人们。西湖白堤则成了一条壮观的日全食观测带,而被称为最佳观测点之一的安吉天荒坪,更是聚集了15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和4000多名天文爱好者和游客。
天文学是科普的基础。从日全食开始接触科学,了解科学,从而逐渐热爱科学。这场嘉年华虽曲终人散去,但科学热情余韵悠长。
“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汇,是我们最近频繁提及的科学热词。正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人类深思如何善待地球。如果人类不迅速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大片《2012》绝不只是电影场景。
其实早在今年的春天,“地球一小时”活动已经让我们走近科学,关注环保。虽然杭州今年还没有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但这并不影响杭州人响应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3月28日晚上8时半,雷峰塔暗了,社区黑了,大学寝室和广场上的灯也灭了,人们感受着黑暗却又美丽、短暂而又珍贵的一小时。
2009,从春天到冬天,你我对“碳”——这种占人类体重18%的普通化学元素的关注,诠释出一种科学意识。不当气候公民,就当气候难民,上网计算碳足迹已成为一种流行,更科学、更环保的“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风尚。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悖论”所在:一个人的努力看不到直接结果,但若所有人都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有结果。其实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都会碰到类似的吊诡命题。
每年诺奖公布和颁奖之时,媒体上总不乏有“中国离诺奖还有多远”的思考,这一诺奖情结也难免遭来一些“口水”。其实,我们心中化不开的诺奖情结,不只是对一个奖项的期盼,更是对科学的一种向往,是一种科学意识的觉醒。
今年,去科学咖啡馆与专家讨论科学问题已成为杭城的一种时尚,每次科学咖啡馆的活动,不管是探讨数学难题还是关注环保话题,现场总是挤满了科学爱好者,连一级级楼梯都成了雅座。每个节假日,浙江科技馆门口的人潮让我们感受到大家的科学热情,最近馆方不得不提醒公众错时“科普”。
对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科普就是“土壤”,土壤肥沃了,才能结出硕果。2009我省普通大众的科普热情,滋养的正是浙江科技创新之路。它也会给省内相关部门一些启示:宣传科学理念,除了仪式、讲演,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策划一些真正能“动人心”的活动,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