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钱塘江

古道随想

□李岘闻

  在没有公路、没有汽车以前,古道一直是人们通向山外世界的通道。梅田古道,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清道光《丽水志稿》载,“梅田山,县东北四十里。旧为赴缙云官道,乡民立市于此,古驿殿址尚存。”这是有关古道文字记载的最早记录。

  作者出生在偏僻山村,从小对大山深怀敬畏。对于乡间小道的行走,可谓自然而行。今天的人们,极少一次性走完一条古道,更多的人们把行走古道作为户外运动。梅田村坐落于丽水东北,早年因无公路,古道作为陆上的惟一交通。从太平村沿冯坑源东北行,经木后岭脚,过枫树岭头、上顺坑岭至梅田村,途经11个村落。为何这条古道叫梅田古道,没有更多的考证。按照村中老人说法,梅田村历来比较兴旺,很多来往于古道上的商客都喜欢在此村住夜、休整,久而久之人们就叫梅田古道了。梅田村的民房依山而建,重叠有序,是一个典型的浙南村落。

  秋日里一天,我和文友慕名徒步梅田古道。从梅田村出发,一路走,一路拍摄着古道的历史痕迹。我们一行走下古道最陡峭的百步峋,行至顺坑,坑上一座石拱桥,不知哪朝哪代建造,历经时间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有多少人曾经肩挑什物、行李,他们或是商人,或是学子,或是农人,一次次走过这座原始的石拱桥。他们有着不同的目的,走向远方,寻找人生的目标。梅田古道曾几何,有众多的古人独行于这条古道,走村串户、访亲友、拜师学艺。那天,我们都当了一回在古道上行走的赶路人,演绎了古人行走古道的过程。

  当我们重返在古道百步峋时,听老向导介绍,1944年12月,一小队日军溃退,途经梅田村时,遭到了梅田村民的痛击。他们凭着古道陡峭的地势,先将道路破坏,准备了许多大石头,当多个日本兵牵着十多匹马上山时,村民们立刻将大石头从山上滚下山来,顿时砸得日本兵人仰马翻,当场砸死日本兵6人,马10多匹。一段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在梅田古道的历史痕迹中长存,让今天的人们更加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天的古道行,让人体力不支;而心灵深处,却得到了洗礼。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古道随想 2009-12-11 48256F32002924A64825768500230876[A1-章瑞华≈B1-章瑞华] 2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