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政治纵深·民主

“外逃书记杨湘洪”、“安置门”、“警车遛狗”……这些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都最先曝光于温州一个注册网民约60万、名为“703804”的论坛——

草根论坛“火爆”背后

  “703804”,一串抽象的数字,但在温州、甚至大江南北,提起这串数字,十有八九的网友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很有看头的“论坛”。

  “703804”,在温州方言中有“东拉西扯”的意思,网站创始人将其戏称为网民发泄的“公共厕所”,按网友的说法是“终于有个说话的地方了”。

  如今,这个“草根论坛”日均访问量达8万人次,知名度急剧飙升。

  为何一个民间网站能有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近日,记者到温州一探究竟。

  “703804”网络“飓风”,

  收获众多人气

  “703804”总部,安在温州市区一座已建多年的写字楼第18层。

  记者走进一间约30平方米大的办公室,只见办公室没有太多的装修,十多位网络编辑和技术人员正面对电脑,忙碌地工作着。在当地人气如此旺的网站,办公场所如此局促,令人大感意外。

  “柒零叁,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墙上醒目的位置,记者看到有人用红笔写上这两行字。

  我们不妨先看看今年以来,在“703804”刮起的大大小小“旋风”——

  4月,一位网友在“703804”上曝光一份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内部文件,当地一批官员以低于市场价的“暂定价”购买143套安置房。一时间,这个网络热帖牵出温州“安置门”事件。如今,“安置门”事件“尘埃落定”,3名责任人获刑,购买安置房的官员补缴房款。

  6月,网友“eifeng”在温州鹿城行政审批中心办事时,无意间看到一名女工作人员上班打网游,就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上传到“703804”论坛后,引起网友们热议。该行政审批中心经过调查,认为情况属实,辞退了这名“游戏女”,并通过论坛公布投诉方式,欢迎市民监督举报类似情况。 

  6月29日,网友“kingjianwu”看到一辆警车在温州市府路上遛狗,拍下照片,传到“703804”论坛上。“开着警车遛狗,太牛了!”第二天,温州市公安局调查后作出反馈,对遛狗的刑侦支队某大队副大队长作出免职处理。

  ……

  “703804”成了社情民意的“放大镜”。“703804”的网络“飓风”,收获了众多人气。

  “网络民意”逐步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温州,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坊间百姓,对此大都感同身受。

  采访中,记者发现,“703804”颇为“风光”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

  2004年5月13日24时,温州一家官方网站的论坛因故关闭。结识于该论坛的网友们感觉像忽然失去了个家。短短5天后,几个志同道合的网友自费租用服务器,建立自己的论坛,也就有了“703804”的雏形。

  “703804”网站创始人之一的黄学敏幽默地以“躲猫猫”、“打游击”来形容建网站之初的那段日子。

  “令人感动的是,有一批网友一直不离不弃地跟着网站,才让我们坚持下去,才会有现在积聚的人气。”黄学敏由衷地说。 

  而另一头,政府有关部门也在为这些“神出鬼没”的民间论坛伤透脑筋。

  “网络民意”从民间走进政府大院,不必再到处“流浪”

  政府部门与“703804”的“猫捉老鼠”一直持续了近两年。

  直至2006年,温州市有关部门决定对“703804”改“堵”为“疏”,改“取缔、查封”为“包容、引导”。

  从此,“703804”的服务器“安家”在温州,不必再到处“流浪”。

  2006年6月,温州成立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作为专门收集网络民意、与民间网站沟通的机构。中心有专门的网管人员与“703804”进行日常的联系。

  在充分尊重和最大限度宽容的环境下,官方和“703804”逐渐建立了互信关系。 

  “很多时候,老百姓的声音政府听不到,或者只听到一部分,传统媒体不能详细体现,网络这一渠道没有太多的限制,有更大的空间,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成为‘发言人’。”“枯鱼过河”是“703804”的资深网友,他认为,在网络上,大家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论坛的注册网友“jianxing0577”表示,他发帖反映的一些问题虽然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至少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今年4月20日,温州鹿城刑侦大队在论坛上注册id“lcxd”(意为“鹿城刑大”),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703804”上发帖《尾随持械敲头抢劫重大嫌疑犯监控影像公布,请立即“人肉搜索”!》。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有不少网友提供了有用的破案线索,协助警方顺利抓获嫌疑人。

  几天前,有网友在“703804”发帖反映瓯海某处违章建筑。规划部门看到帖子后,第二天就对该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

  从防范到疏导,再到良性互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待网络民意的态度正发生着微妙变化。

  越来越多部门把民间论坛当做察民情、听民声的渠道

  过去,政府官员大多将民间网络舆论视为“洪水猛兽”,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把民间论坛当做察民情、听民声的渠道。

  记者在“703804”的论坛上“溜达”时看到,网友举报投诉、网民讨论、部门及时反馈的互动热帖不在少数。

  “步入论坛后,从不理解到理解,到相互探讨,到携手共创,我也享受到了工作之外别样的舒畅心情。”这话摘自网友“警民桥”的帖子。

  记者辗转联系上他。这位一线交警在工作之余,经常通过“703804”为其他网友解答一些交通方面的疑问、发布便民信息。

  “刚开始,在‘703804’上看到网友铺天盖地对交警工作表示不满甚至谩骂,心里挺难受的。但很多网友反映的情况是真的、对的。”电话那头,“警民桥”坦然地说:“只有加强与市民的沟通,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转变老百姓对我们的看法。”

  “现在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论坛是比较大胆开放的。”黄学敏谈起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也觉得之所以‘703804’能在温州生存、发展,和这里历来思想解放、民主的环境多少有些关系。”

  “堵民情”非良策,只有快速反应和信息公开,才能避免各种谣言和猜测在网络“风起云涌”。

  迸发于草根论坛的网络民意走进政府大院,并有可能转化为现实中的行政决策参考依据,这无疑是民主的新尝试。 

  网络式“民主试验”,如何走得更远更稳

  在为“网络民主”大声叫好的同时,如何走得更远,发人深思。

  2007年11月,网友张丽(化名)和往常一样,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事情发布到“703804”上,称有人打架致多人死亡,立即在论坛上引起关注。后经公安部门查证,这起打砸事件并无人致死,张丽因发布失实有害信息被拘留。

  “说实话,在论坛上,个别泄私愤、出言尖刻和偏激的人肯定是存在的。”黄学敏对此也不予否认。

  其实,当地有关部门也在不断摸索如何更好地应对处理网络舆情。温州市网管办主任张春校表示,他们在寻找尊重网络民意充分表达与互联网管理、消除“负面”影响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多数网友也认同曝光最重要的是真实、慎重。网友“分米”认为,“703804”做强做大,真正成为经得起考验的舆论监督阵地,还需参与者自律。 

  但是,也有网友担忧民间网站是不是会被政府“招安”,不再有以往那样开放的氛围。

  现在,“703804”网站已成立了公司,商业性的运作,是否会对论坛的风格造成影响,这也是很多网友提出的疑问。 

  “703804”,将走向何方,会走多远?能否走稳?人们拭目以待。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民主 00015 草根论坛“火爆”背后 本报记者 袁艳 实习生 俞佳 2009-11-27 浙江日报000152009-11-2700026;浙江日报000152009-11-2700018;浙江日报000152009-11-2700025;浙江日报000152009-11-2700019;浙江日报000152009-11-2700020 2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