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姓吃得放心
——我省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综述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这个事关百姓健康的特殊考场上,浙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请看两组数据——
今年上半年,根据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我省抽检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为94.6%,比2008年、2007年、2006年分别提高了3个百分点、9.5个百分点和13.8个百分点;
2008年,全省食物中毒事故数、中毒人数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86%、81.3%,在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中没有发生死亡案例。2008年全省食品安全指数为92.038。
两组数据 “一升一降”,是因为我省各级政府狠抓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每件大事都必须做好
对于浙江3万余名社区责任医生来说, 2008年9月17日至9月22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他们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在全省90个区(县、市)完成了3岁以下婴幼儿食用奶粉情况调查,为我省及时发现和治疗患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去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突发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狠抓食品安全,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全省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供奥食品质量问题,圆满完成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任务,受到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
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突发事件中,全省累计排查3岁以下婴幼儿154.87万人、免费治疗确诊患儿1.55万人,向42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派出驻厂监督员86名,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35万户次,下架并销毁奶粉和液态奶30万公斤。全省没有发生奶粉事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期间,全省各地对3143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明察暗访,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全省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重点监管、专项整治,每次行动都要见成效
加强对全省重点领域的行业监管和专项整治,是确保百姓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我省迅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同时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全面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深入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食品“五小”(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农资店、小菜场)专项行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中,我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5万人次,检查了23.5万家单位,受理并处理举报投诉252起,查处案件502起,移送司法机关2起,其中嘉兴市瘦肉精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判刑8年。
在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中,仅种养殖环节,我省就先后出动7.6万人次,开展了种植业、生鲜乳、饲料、兽药及畜产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6项行动,查处违规违法行为1800余起。
在以农村为重点的食品“五小”专项行动中,我省一年多来摸排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共41.03万家,完成整治和规范任务30.31万家。
各地还纷纷结合本地实际,扎实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湖州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工矿企业食堂专项整治。目前,全市300人以上就餐食堂已全面完成整治;舟山市针对以往大型船舶修造基地和工地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使周边的食品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长效机制、保障体系,每一天都要让百姓放心
村里小店卖假货怎么办?村民办红白喜事食品安全谁来管?这些问题,对于三门县海游镇松门村村民来说很简单:只要找到村里的食品安全协管员陈世虹就行。“他可不简单,为我们吃得放心把关。”村民们说。
在我省,像陈世虹这样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培训、统一付酬的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还有很多。由村民组成的“群众监督网”,和农村现代流通网、政府监督网一起,组成了我省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三张“大网”。
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是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我省在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深化 “三网”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1193个乡镇建立了1803个连锁超市,在13651个行政村建立了16255个村级连锁便利店,行政村连锁便利店覆盖面达到45.6%。全省建立了30381家农村放心店,放心店食品统一配送面达到83.9%。
为让百姓每天吃得放心,我省还着力探索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国推出首个省级“食品安全指数”研究报告,连续4年编制《浙江省食品安全状况报告》,为浙江人提供“吃”的参考;初步建立省、市、县、乡镇4级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食品安全被列入平安市县考评,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目前,全省已有慈溪、绍兴、德清、义乌、玉环、桐乡等6个县市通过国家级示范县的验收,建德、鄞州等42个县市通过省级示范县的验收,502个乡镇(街道)通过市县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