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资讯

文章导航

“梦想中创业的地方”摘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桂冠

余杭平安福地 创业乐土

  摘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的桂冠,使余杭有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金名片”,对扩大余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城市资产增值、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城市经济建设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成绩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充分利用这块品牌,使品牌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全区上下要以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为新的动力,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合力、更有效的措施,不断深化“平安余杭”、“法治余杭”建设,为加快建设“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 朱金坤

  “梦想中创业的地方”摘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桂冠

  余杭

  平安福地 创业乐土

  杭州余杭区,古运河畔闪亮的一颗“江南明珠”,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升腾起“中华文明之光”。

  如今,这片“梦想中创业的地方”,又增加了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这是2005~2008年度中央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评选活动,余杭是杭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平安是最大的财富。诚如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所言:平安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要实现余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让余杭的老百姓生活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就必须以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

  正是基于这样的执政理念,余杭区委、区政府“舍得精力谋平安,舍得投入买平安,创新机制保平安”,余杭区一次次站在了平安创建的“领奖台”上——

  2004年,首批进入浙江省平安创建“先进集体”,2005~2008年,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区”。

  2005年以来,余杭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均在95%以上,连续数年居杭州市八城区之首。

  2006年以来,连续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

  在财富指数节节攀升的同时,余杭的平安指数也在节节攀升。这一份份令人瞩目的“平安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余杭区委、区政府多年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城区的深远谋划;凝聚着全区各级党政组织、政法综治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不懈追求;凝聚着各界干部群众对平安创建的大力支持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强化保障  

  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并将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在组织保障方面,余杭区建立健全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和区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区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区所有镇乡、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都建立了平安创建领导小组,明确由“一把手”担任组长,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区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一次平安综治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维护社会稳定重大问题。在可能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工作中,召集专题会议给予及时研究解决。

  在力量保障方面,政法队伍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三力提升”活动,政法委机关能力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政法综治队伍服务大局、依法执法、公正司法能力不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全国、省市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各镇乡、街道明确由党委副书记分管政法综治工作,并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地方增设专职政法委员;各基层派出所所长全部进入镇乡、街道党(工)委班子;配齐配强镇乡、街道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力量,基层“两所一庭”建设全面加强,为开展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经费保障方面,余杭区在确保400万元综治专项经费的基础上,今年又明确将平安建设专项经费增加到了1000万元。四年来区级财政用于平安创建工作经费达8.35亿元,各镇乡、街道投入平安创建经费达1.75亿元。

  在责任落实方面,区委、区政府每年和各镇乡、街道、部门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责任状,并加大考核力度,对因创建不力或工作不到位而发生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或问题的,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取消有关责任人晋职晋级和受表彰奖励的资格。

  创新机制

  余杭区平安创建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标本兼治,把握关键环节,完善维稳机制,落实工作举措,有效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北京奥运会举办和今年国庆等重大活动期间,实现了无进京上访、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恶性案件的“三无”目标。

  一是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决策作出、重大项目实施之前,余杭区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进行先期评估,把社会稳定问题考虑在先、防范在前。

  二是健全完善排查信息预警研判机制。余杭区以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两排查一整治”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把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区整合各类维稳信息员7000余名,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网络,为及时获取深层次、预警性情报信息提供了基础。

  三是健全完善重点群体稳控机制。对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点事项和重点人员,开展专案处理工作,积极引导他们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和维护利益,严防发生串联聚集等过激行为。

  四是健全完善信访调处机制。认真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区委书记、区长带头部署、带头接访、带头疏导、带头包案破解重大疑难问题,一系列重大不稳定因素得到及时化解和缓解。今年1~10月,全区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084件,调解成功7861件,成功率达97.24%。

  五是健全完善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出台群体性事件预测预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各类预防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预案,不断加强反恐处突防暴专业队伍和装备建设,开展预防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案演练,有效提高现场处置、快速反应的实战能力。

  夯实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余杭区一直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根本来抓,努力创新平安创建载体,在全国首创综治工作中心,努力推进“三个延伸”工作,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总揽全局、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2004年,余杭乔司镇在全国率先建立综治工作中心,整合综治、巡防、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访、人民调解等力量,实行“五联五统一”的运行机制。“五联”即为“联勤、联防、联调、联治、联创”,“五统一”是指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矛盾纠纷;统一分流事件的处理单位或部门;统一协调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统一监督办事效率;统一归档资料案卷。目前,全区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成率和规范率达到100%,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中央综治委专题简报刊登推广“乔司经验”,余杭成为全国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成功典型。

  在提高镇乡、街道综治工作效能的同时,余杭区着力加强向“村、社区、企业”三个延伸。如今,全区村、社区、2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综治工作站(室)规范率达到95%以上。“平安区”、“平安镇乡(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单位(企业)”等平安创建系列活动,更是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从2006年开始,余杭区投入数千万元实施全区治安监控系统“天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三网合一,开展“社会公共安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他们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电子监控、自动报警等技防设施建设,仅今年以来,就有500多个企事业单位“认领”了监控设施,投入达1600多万元。到2010年,余杭区将在主要街面、公共场所、复杂地段、重点道口、治安复杂的集镇、市场建成2000个视频点,初步构建起覆盖街面、社区、内部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监控、区域报警、金融报警三位一体的技防网络。

  余杭的流动人口已达50余万。“本地人、外地人,都是余杭人”。余杭区把流动人口视为新居民,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维权、教育。区里建立了区、镇、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按照500:1标准配备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近800名,并专门开发了新居民事务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努力为新居民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以法治区

  在余杭区,平安创建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比翼齐飞。

  从2005年开始,余杭全面开展“法治余杭”建设,2007年出台了全国首个法治建设量化考核评估体系,2008年6月15日,在余杭法治指数新闻发布会上,余杭区发布内地首个区域法治指数(满意度)71.6,此事在全国特别是在法学界引起广泛影响,余杭被称为全国法治实践的“试验田”,开创了全国地方法治建设的先河。《余杭法治报告》作为地方法治经验载入《中国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余杭成为全国县区级开展法治建设活动试验点和省首批法治先进区(县、市)。

  今年以来,余杭区进一步开展了“服务民生法治行”活动,围绕保护民工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等热点问题,实施八项民生实事工程,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法治建设系列品牌,使法治建设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此外,余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国首推村民“自荐海选”制度,全国首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这些推进余杭法治进程的举措,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拥护,也得到了中央监察部的充分肯定,更为全区平安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业乐土

  平安是软环境,也是生产力。平安法治余杭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余杭环境立区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如今的余杭,正成为平安福地、创业乐土。

  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大背景下,余杭区合同利用外资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分别增长达38.4%、86.3%。

  2008年,阿里巴巴淘宝城正式落户余杭创新基地区块。面对余杭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感叹道:“余杭是我梦想中创业的地方”。

  今年以来,余杭区围绕“我梦想中创业的地方”这一主题,针对不同产业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余杭的投资环境,正在得到海内外客商的进一步认可。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上海、杭州商务推介会上,共有10家世界500强企业等400余位代表参会,其中5个签约项目的总投资就达49亿元。

  在8月北京举行的商务推介会上,余杭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区域合作协议,同时共有7个项目签约,其中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领军企业——皇明太阳能集团与余杭经济开发区签订南方总部投资意向,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化工集团直属的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余杭创新基地管委会签订总投资7.04亿元的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协议,两项总投资逾27亿元。

  在今年西博会期间,余杭区邀请130余名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投资机构等的代表到余杭参加有关会议,考察投资环境。余杭区与亚洲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双溪生命谷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注册资金2亿美元。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余杭区共引进外资项目53个,到账外资1.92亿美元;完成合同外资4.72亿美元;已经完成世界500强投资项目一个,另外有三个世界500强在谈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余杭平安福地 创业乐土 2009-11-16 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07;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16;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20;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15;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17;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23;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24;浙江日报000122009-11-1600025 2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